國境封鎖固然確保了近乎清零的確診成績,卻付出極為沉重的代價。台灣去年全年死亡十八萬四千多人,比前5年的平均值暴增了一萬一千多人,因為封鎖造成的醫院服務震盪(姑且不稱為下降),多了一萬多人往生,卻未見媒體報導;強力要求鎖國檢疫的長輩們,新年如果還願意出門餐敘,在餐桌上一定會聽到他們抱怨「找不到外籍看護」,這也是封鎖的沉重代價之一。
2020年元月武漢肺炎爆發之前,台灣原本有26.2萬名「社福移工」,也就是俗稱的外籍看護與幫傭,為了「把病毒擋在境外」,社福移工引進緊縮,到了去年底剩下22.6萬名,少了將近3萬6千名幫忙長輩推輪椅的外籍看護。3萬6千人只是表面的數字,眾多有需求的家庭,子女因此辭職回家照顧父母,或用盡全力卻只能找到能力下降的新幫傭,更多人拚命加薪拜託外籍看護再多做幾個月,四、五年級生有苦難言,高齡8、90歲的父母照護品質惡化,是整個世代投訴無門的苦痛。
封鎖造成的移工短缺,對企業的衝擊更大,幾乎全國的老闆都在抱怨找不到工人。台灣製造業高度仰賴產業移工,封鎖期間產業移工從45萬人減少到44.3萬人,政府統計數字看來只少7千人,但是這段期間台灣民間投資大增,都更建案開工暴增,台積電率領先進科技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廠,人力仲介現在用「日領現金2千元」來搶移工,工廠月薪增加到5萬元也不一定留得住人,傳統工廠移工大幅流失,連行政院長蘇貞昌都說,再不鬆綁就會有工廠關門歇業。
台灣的移工荒,還面臨鄰國競爭。日本2019年開放移工,起薪是台灣的2倍,再加上與日本人同工同酬、給予永久居留資格等條件,以其他路徑進入日本的越南移工人數大增,如今東京街頭的外送員有高比例是越南青年;韓國、還有中國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也都開始引進移工,薪資皆比台灣高一截。另一方面,印尼、越南喊出「移工零付費」政策,如果台灣的因應動作太慢,將來可能連偏僻離島的鄉下姑娘都找不到。
上週行政院院會討論「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給予在台工作6年、技術純熟、符合一定薪資的移工,經申請後再工作5年,就可申請永久居留。疫情封鎖加劇缺工問題惡化,更讓我們體會到留住「新台灣人」成為我們的夥伴,是攸關國民福祉的國家級課題,政府的開放政策必須更快、更有彈性,才能撲滅越燒越旺的移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