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汐止東方園區的基龍米克斯(簡稱:基米),辦公區多了一座PIC/S GMP級的核酸佐劑GMP廠,這是與工研院歷時六個月共同完成的成果,今(23日)對外宣布正式完工,除了可讓基米在基因定序服務以外挹注另一股成長動能之外,更大的使命,是扮演協助國產疫苗原料自主化的重要推手。
成立21年的基米,在定序研發能量充沛,也在核酸合成的科研領域投入十多年,基米總經理江俊奇表示,新廠預計10月取得ISO認證後,最快第四季試量產,配合客戶臨床實驗、取證等流程,明年正式量產可期,以6至8小時計可生產50g佐劑,相當於每天有5萬劑產能,目前核酸合成占公司營收僅一成,隨著邁入量產階段,成為新一波營收成長動能。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表示,扮演疫苗效益的「佐劑」目前在全球斷貨,無疑是國內發展自有疫苗相當大的限制,長期來看,一定得扶植國內業者提供自主佐劑,掌握關鍵原料。
江俊奇說明,佐劑可讓次單位疫苗、去活化疫苗在打入人體後有更好效果,而次蛋白質這類疫苗,一定要加入核酸佐劑,這也是國內新冠疫苗業者的主力,原本公司早就與高端、國光等業者有所來往,但之前未能升級成GMP廠,與國內業者合作至一個地步後,國內疫苗業者還是得自海外購入佐劑,「現在總算可望從實驗階段往生產端邁進了」。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指出,2020年全球疫苗佐劑市場價值約6.6億美元,預計2026年可衝上14.7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13.37%,業者透露,一劑次蛋白疫苗對外售價約800元台幣,佐劑就占300元,相當於37%的成本,國外核酸佐劑廠商毛利率最高可達7成,掌握佐劑來源,等同掌握開發疫苗材料的採購主導權。
「其他不同類型如mRNA、腺病毒載體等疫苗,全球業者都有在嘗試加入核酸佐劑,企圖增強疫苗效益,趨勢上,一定是逐漸採用,因為這可減少抗原的使用量。」江俊奇看好此一需求,預計量產後,還會擴大作為B肝、瘧疾、肺炎,以及黑色素瘤、乳癌、卵巢瘤等癌症疫苗佐劑之用。
值得注意的是,核酸佐劑還還能放在分子檢測探針、核酸藥物兩大應用,後者更扮演基因治療、免疫治療的關鍵材料,也將成為基米中長期開發的方向。
面對未來,江俊奇希望在成為PIC/S廠房後,下一階段將切入國際藥廠的委託研究代工(CDMO)市場,才能更有效帶動台灣生技產業走向外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