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Google的「COVID-19社區人流趨勢報告」可呈現每個地理區域內各種地點的造訪人數變化,當然每個區域定位精確度及地點分類的定義也不盡相同。目前台灣這份數據更新至5月14日,其中包含6大類別,零售店和休閒設施-43%、雜貨店和藥局-14%、公園-62%、大眾運輸站-56%、工作場所-9%,住宅區+14%。
從報告來看,可發現國人似乎明顯有「自主類封城」的趨勢,不僅大幅減少在外活動,包含大眾運輸站的人流,也大降了56%,唯獨「住宅區」增加14%。
回顧去年本土疫情攀升首次爆發時期,當時指揮中心宣布,自2021年5月19日到5月28日全國升三級警戒,嚴守國內社區防線,2021年5月23日人流數據顯示的6大場域分別為:零售店和休閒設施:-55%、雜貨店和藥局:-14%、公園:-53%、大眾運輸站:-70%、工作場所:-30%、住宅區:+18%。
兩段時間比較,以公園人流為例,比去年三級時低了9個百分點,至於「零售店和休閒設施」與「大眾運輸站」,今年則分別高出12%和14%,明顯有不一樣的變化。對此,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就發文透露,疫情讓人在家工作,減少外出娛樂,可以說人民自發升上2.38級警戒,「被手機出賣了,嘴巴上講共存,身體誠實地躲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