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見刊時52歲,時任雲林夜市攤商,專訪報導〈捐棺不只發財〉刊載於本刊第19期(2017年2月)
鴻榮國中畢業就開始在夜市擺攤,一擺40多年,這份工作曾讓他老覺得矮人一截,誰能料到,如今這份工作竟可能讓他的人生被拍成電影。
捐款紛來 會員達6千
他是雲林在地人,自小家中務農,「我們雲林是窮鄉僻壤,虎尾以西到沿海特別窮,我小時候都吃番薯籤,打赤腳上學。」國中畢業他就去做工賺錢,後來到流動夜市擺攤,週一在土庫、週二在斗六,經年奔波。他結婚生子,日子在平凡的操勞中度過,但他會挪出一些小錢捐給遲緩兒,他說,兒時太窮,感同身受。
10多年前他40幾歲時,某天在報上看到一位雲林鄉親過世卻沒錢下葬,便與幾位擺夜市的好友商量,湊了幾萬元幫忙下葬。「小時候我阿公常說,人再窮都會存棺材本,如果連棺材本都沒有,就真的是最窮,要幫他們。阿公還說,棺材是升官發財,捐棺會發財。」陸續地,他們又捐了幾次棺木,「擺夜市的作息跟一般人不同,別人休假我們要工作,不容易交朋友,所以好朋友大多是一起擺夜市的。」
捐著捐著,2011年,7人決定成立慈愛會。有人冷眼唱衰,「說我們也不秤秤斤兩,像我是擺娃娃機,其他還有賣霜淇淋的、擺彈珠台的、賣火鍋的……」7人不為所動,繼續捐棺,其他夜市攤商得知,陸續熱情加入。「雲林沒錢下葬的艱苦人太多,像有個一家4口打算燒炭,最後只有爸爸自殺,留下重度憂鬱症的媽媽跟兩個幼兒。」
每一戶喪家,他們皆親自探訪,確認需求後馬上撥款,並詳細記載每一筆支出,「擺夜市賺的是流汗錢,不能浪費一塊錢。」2017年我們至雲林採訪時,慈愛會已創會6年,會員一千多人,累計捐出4千多萬元,協助過一千多人安葬。
想不到此事又成了陳鴻榮另一轉捩點。電影公司看了報導,與我們聯繫,有意拍成電影;陳鴻榮則說,報導出刊後,慈愛會的臉書跳出海量私訊,「好恐怖,好多人說想捐款。」
事隔5年,我們向陳鴻榮問起慈愛會近況,心中不免擔心報導效應只是一時煙火,結果陳鴻榮說,如今會員多達6千人,捐款總額累計已達2億元。
沒大富貴 樂見善循環
當年的7位創始會員,如今人人依舊在夜市擺攤,這代表並沒有人發財,不過也代表至少人人健康平安。陳鴻榮還說,自己學歷不高,但4個小孩有3個是研究所畢業,如今都有穩定工作,「而且4個都沒有欠助學貸款!」他用夾娃娃機賺來的一張張百元鈔,替4個小孩付清全部學費。
至於電影,他說,電影公司的人曾多次來雲林田調,連攝影師都來過,只是開拍之際遇上疫情,暫時停擺。「對了,企劃只說他們老闆是女生,有一次電影公司的人又來,有個短頭髮女生戴個墨鏡,人很好,後來她點菸,我瞄一下才發現居然是李烈!」他像發現什麼大祕密一樣興奮。
還有,「有些我們協助過的喪家,他們經濟穩定後,有跟我們聯繫說想回捐。」例如曾有一家4口,爸爸為了照顧生病的阿公,累到自己先病逝,阿公不到一年也走了,「我印象很深,他們窮到連紙尿褲都買不起,阿公是用舊報紙當尿布。後來剩媽媽跟女兒,2人擺攤做小生意,3年後媽媽忽然跟我們聯絡,說每個月要捐500元,過一陣子,女兒也加入捐款。」
他接到類似訊息總特別欣慰,「大部分是以前還在讀書的孩子,後來長大,這代表他們已經站起來,脫貧了,不但有能力自立自強,還可以顧到別人。」這是起初捐棺時萬萬沒想到的收穫,如今已57歲的他說,覺得不枉來這世界走一遭了。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