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05:58 臺北時間

門外漢一頭栽進芭蕾領域 他做足功課映照台灣現況

mm-logo
娛樂
楊偉新為拍片勤做功課,看過美國知名紀錄片和戲劇導演懷斯曼於2009年拍攝的《舞:巴黎歌劇院的芭蕾》。(翻攝自imdb.com)
楊偉新為拍片勤做功課,看過美國知名紀錄片和戲劇導演懷斯曼於2009年拍攝的《舞:巴黎歌劇院的芭蕾》。(翻攝自imdb.com)
紀錄片《舞徑》的導演楊偉新原本與芭蕾舞毫無淵源,卻因緣際會一頭栽進這個領域,刻苦執導生平第一部紀錄長片。
前製期挑戰不少,田調方面,由於台灣沒有相關紀實作品,文字資訊也不多,楊偉新上國外網站購買書籍和節目單,了解芭蕾舞發展的時代背景。蒐集資料的過程從專有名詞、某個舞團、編舞者或舞蹈家,都引導他挖掘更多資訊,交織成龐大的知識網絡,彷彿做學問,但他樂此不疲,「一點都不枯燥。」
楊偉新也看了很多相關題材的影片和紀錄片,不過當中幾乎沒有像《舞徑》一樣關注教育與發展環境,題材多半聚焦於知名舞者或編舞家的生平,以及舞團的運作等。他分析:「 以芭蕾為題材的影像作品大部分來自歐洲和北美,有些來自日本,這些國家早已跳脫我們現今遇到的問題。」
與芭蕾相關的紀實作品在台灣付之闕如,《舞徑》是首部以該領域為題材的紀錄片。(好威映象提供)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國紀錄片和戲劇導演懷斯曼(Frederick Wiseman)兩部與芭蕾相關的作品,一部是2009年《舞:巴黎歌劇院的芭蕾》(La Danse – Le Ballet de l'Opéra de Paris),以及1995年的作品、以美國芭蕾舞劇院(American Ballet Theatre)為拍攝對象的《芭蕾》(Ballet)。
楊偉新表示,懷斯曼僅以舞蹈空間、舞團人員工作過程的畫面來呈現,沒有旁白說明,也不加任何評論,「那是我覺得難度最高的紀錄片拍攝手法。」
考慮到現實因素,楊偉新選擇相對傳統的方式來拍攝紀錄片《舞徑》 ,例如以人員訪談傳達觀念或講述現象。目前正在拍攝音樂紀錄片的他不諱言,希望可以自我挑戰、用懷斯曼的方式來拍片。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