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 05:58 臺北時間

阿凡達變臉全靠他 奧斯卡科學技術團隊有台灣人

mm-logo
娛樂
《阿凡達》藉Light Stage臉部捕捉技術打造片中的納美人形象。 (二十世紀影業提供)
《阿凡達》藉Light Stage臉部捕捉技術打造片中的納美人形象。 (二十世紀影業提供)
視覺特效產業不斷進步,近年與臉部動態捕捉相關的技術快速發展,廣泛應用在以特效取勝的電影和各種虛擬製作。
專長開發臉部生成工具的馬萬鈞,參與過《哈比人》三部曲、《猩球崛起》系列和《玩命關頭7》等好萊塢賣座片,2019年與團隊獲頒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是台灣繼李安導演之後第二人。現居美國的他,來台與業界人士分享臉部捕捉技術的演進與製作過程,也表達對本地視效產業的期許。
馬萬鈞是軟體工程師,因為對視覺圖像有興趣而與好萊塢結緣。2005年,他考上台灣大學資工系博士班,萌生出國念頭,申請國科會獎學金,赴美國南加大創新科技研究機構(Institute for Creative Technologies ,簡稱ICT)的視覺圖像實驗室擔任研究員。
他表示,初期要適應環境,沒有參與重要工作,直到被賦予修正環場電影院的任務,完成之後投影銀幕看起來接得非常好,「證明這個小子可以做事。」加上有人離開實驗室,於是馬萬鈞填補空缺、接下對方的工作,在指導老師保羅戴貝克(Paul Debevec)帶領下,研發高解析度臉部捕捉技術。
Light Stage藉巧妙設計的光源捕捉演員的臉部特徵和表情變化。( 翻攝自fxguide.com)
製作數位演員前要先拍攝真人的臉部表情,馬萬鈞加入時,戴貝克已研發出Light Stage球體攝影裝置,設有LED燈和攝影機。打在人臉上的光線經過巧妙設計,可拍下細部表情變化和臉部特徵,演員陶比麥奎爾擔綱的《蜘蛛人2》和《阿凡達》等片,都用到此項技術,讓戴貝克與團隊於2010年拿下第一座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
馬萬鈞回憶,當年聽聞《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麥隆要與他們的實驗室合作,非常開心,可惜第一次採用的相機快門速度不夠而「搞砸了」,導演不太滿意。所幸卡麥隆給他們第二次機會,團隊更換相機設備後「拍出來的效果很好」,卡麥隆因此採納他們的方式製作數位演員。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