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是美國軍1999年資助成立,目的是讓南加大研發模擬相關技術,例如打造虛擬軍人,供軍方教育訓練之用。雖然如此,ICT旗下各個實驗室都要自籌經費。以馬萬鈞擔任過研究員的視覺圖像實驗室為例,主要經費源於與電影圈的合作案,且部分所得要分配給學校和ICT,其餘才由實驗室拿來支付人員薪資和購買儀器設備。
馬萬鈞的指導老師保羅戴貝克(Paul Debevec)在好萊塢人脈廣,歸因於他熱愛電影。高中時期就喜歡拍片,並嘗試製作特效。任教ICT後常與電影圈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漸漸吸引業界人士合作,一步步建立他的專業與權威,如今在圈內地位「簡直是大老,每天都在得獎,最近得到艾美獎終身成就獎。」馬萬鈞也視他為學習對象。
除了緊密的產學合作,業界人士的努力耕耘也功不可沒。馬萬鈞表示,喬治盧卡斯創立的視效公司光影魔幻工業,以及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早期為了拍片不惜投入研發資源,「他們花3年開發一項技術,接下來10年都用得到,累積不少經驗。」長此以往,讓美國站穩視效技術開發者的角色。
馬萬鈞還以名導詹姆斯卡麥隆為例,後者籌拍《阿凡達2:水之道》,先花很長的時間鑽研技術。例如因應劇情,此次導演想拍水下面的motion capture(動態捕捉),為此耗時5年研發。馬萬鈞表示,或許不見得真的需要這樣的技術才能拍攝,但既然導演想這麼拍,科技人就會想辦法實現。
他認為,如果有人願意出資,技術研發就可以做得起來。「比方詹姆斯卡麥隆不愁經費,上一部《阿凡達》全球票房第一,所以有資源做這樣的事。」這是目前各國在視效技術方面難以望其項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