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村元氣畢業於上智大學文學院新聞系,畢業後進入日本電影公司東寶就職。他26歲時擔任《電車男》的企劃人及製片,寫下37億日圓的票房成績;2010年,他製作了電影《告白》,該片在全球掀起旋風,不僅「日本奧斯卡」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隔年他更成為日本電影針對優秀製片所頒發的藤本獎最年輕獲獎者。
川村參與企劃和製作的作品全是票房與話題兼具的名作,真人電影如《重金搖滾雙面人》《惡人》《寄生獸》《怒》《唐人街探案3》等,動畫片則有細田守《怪物之子》《未來的未來》《龍與雀斑公主》、新海誠的《你的名字》《天氣之子》,以及最新作品《鈴芽的門鎖》。另外,最近剛訪台的是枝裕和導演和名編劇坂元裕二宣布攜手在明年推出電影《怪物》,也是由川村擔任製片。
同時他也是小說家, 10年前他以小說《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跨界文壇,全球累積銷量突破200萬,2014年更發表了繪本作品《穆穆》;4年前他首次嘗試執導,推出短片《二元性》(Duality),初試啼聲便入圍坎城影展短片競賽單元,稱他是影壇怪物級人物,一點也不為過。
《百花》描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母親百合子與兒子葛西泉相處的故事,連日本國寶級導演山田洋次看完都讚不絕口:「我在深刻的感動中讀完了這本書,過程中我與母親的回憶與小說重疊,彷彿真實地發生在自己身上一般。」
《百花》電影版入選第35屆東京國際影展「現今日本電影」(Nippon Cinema Now)單元,今年更在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國際影展榮獲最佳導演獎肯定,川村也成為拿下該獎項的首位日本導演。
聊到當年創作的起因。川村說:「7年前我的祖母罹患阿茲海默症,久違地見面時她居然問我是誰,把我嚇了一跳。後來我固定會去找她,某次聊天時我提到小時候她曾買給我一台藍色玩具飛機,但她突然糾正我說是紅色車子,當下我想說她八成是忘記了,但我回家翻了相簿發現她說的是對的,反而是我記錯了。我開始思考,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記憶有些是正確的,有些被置換了,而我們正常人也會有記憶出錯的時候,若能寫成一個故事應該挺有趣的。」
為了撰寫《百花》,川村走訪日本各地的療養院做田野調查,前後採訪了看護等逾百名相關人員。他發現許多長者罹患阿茲海默症,但每個人的症狀或記憶狀態都不大相同,作品中他則是利用了自己祖母的狀況,來融合角色百合子,如經常跑去買蛋,或一人在外徘徊失蹤,最終在學校被發現,都是他在他祖母身上所發生的事。
小說2019年出版後,今年推出了電影版。事實上川村在過去曾提到「我在創作小說時,不會思考作品未來可能會拍成電影」,沒想到數年後不僅被翻拍成電影,還是他親自執導。
對此他解釋:「因為我太常製作電影了,所以寫小說時,我會盡可能地去寫難以影像化的故事,像《百花》中的記憶錯置,要用影像來表現就不太容易,不過4年前執導的短片獲好評,讓我想說或許可以試試看。」
川村4年前執導短片《二元性》(Duality),入圍坎城影展短片競賽單元。被問到怎麼會想執導?他說:「我一直想拍一部不一樣的日本電影,像這次在《百花》中我們有替場景、角色製作色卡,這是色彩管理(Color Management)的概念,在動畫中是常見的作業流程,用邏輯來分析影像,這都是過去在日本電影中較少見的,當我有這些想法時,我發現根本沒人能做這些事,只能由我來。」
川村的豐富經歷也讓他對自己的挑戰更有信心,「我製作過真人片、動畫片,也寫過小說,同時也接觸過音樂工作,我相信世界上很難找到同時擁有這些經驗的導演,這也是我的特色。」他也舉例,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會將熟悉的古典樂旋律重新構築,變成新的旋律,《百花》中他利用此特點與患者記憶來做連結,用以呈現故事中的時間、空間錯置。電影《百花》將由車庫娛樂發行,上映日未定,相關訊息可參考車庫娛樂官方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