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在凹凸不平的火星表面,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打造的機智號(Ingenuity)無人機,緩緩啟動螺旋槳,接著越轉越快,下一秒,成功在火星升空。看到無人機升空的剎那間,緊盯著螢幕的NASA團隊歡聲雷動,因為他們開啟了人類史上首次在火星啟動動力飛行器,開啟太空探索新時代。
成就這項太空創舉背後,也是靠著數位分身經過不斷模擬、演練打造而來,而全球數位分身產業指標大廠、法國軟體廠商─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èmes),正是幕後功臣。
以航空軟體起家的達梭系統,不但是波音、漢翔、長榮等長期合作夥伴,就連BMW、豐田、福特等車廠與MIH也都是它的客戶,受到各行各業重量級業者青睞。
達梭系統大中華區技術總監馮升華表示,達梭系統用NASA公開的模型作為基礎,打造一個無人機分身模擬的空氣動力學狀態,並且加上火星的大氣條件(如大氣層氣體/流體的性質、火星引力等)做為參考,計算無人機應使用的材料、重量,以及每分鐘需要轉多少次才能穩定飛行。讓這些無法實際在外太空進行的測試,得以藉由數位分身在虛擬環境模擬最佳方案。
事實上,數位分身早已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周遭。3年前,中國武漢爆發不明肺炎,短短2個月就在全球蔓延開來,各國災情頻傳;然而,1年後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快速問世,為人類控制疫情燃起希望,這當中,數位分身也有功勞。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洪斌傑表示,通常要開發新藥、新疫苗至少需要5年時間,加上臨床測試與政府法規範流程,可能還需要多耗費一個5年。
達梭系統3年前收購美國雲端臨床實驗的業者Medidata,在數位分身技術中增加了虛擬患者概念。馮升華表示,過去的藥物評比都要靠人去做實驗,現在採用數位分身讓虛擬患者去先篩選藥物,就能提高新藥探索速度,增加臨床數據,大幅壓縮新藥研發和上市時程。
馮升華舉例,輝瑞和莫德納疫苗能快速面世,背後全靠數位分身縮短研發時間,特別是在COVID-19的情況下,人類對疫苗需求急迫,在緊急狀況下,mRNA更是短短1年多就可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