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2 06:54 臺北時間

【專訪】任綠營智庫新職刺激北京? 童子賢:多做關懷社會建言,不認為單一事件會被標籤化

mm-logo
財經理財
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接受本刊專訪,就出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一職,遭彭博社解讀可能刺激北京表示看法。
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接受本刊專訪,就出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一職,遭彭博社解讀可能刺激北京表示看法。
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出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一職,本月1日外媒彭博社報導指出,他接下這項新職位可能刺激北京,增添蘋果與中國大陸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對此,忙了一天的童子賢昨晚(2月1日)對本刊說明或許媒體猜測過度,「我多年來除了主持企業與產業公會,更曾多面向作社會服務、參與藝文與弱勢團體扶持,接觸對象很多,難免有時說所為偏藍,有時說所為偏綠。」但他認為「台灣社會本來是多面向的,我不被藍綠情緒包圍。此次新境界基金會之參與,我也不認為會一次就定性就被貼標籤」。
1日晚間本刊電話詢問童子賢,對於外媒彭博社報導的感想。第一時間他就向本刊表示,自己並不同意外媒隨意預測接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一職,可能會增添蘋果與中國大陸供應鏈的不確定性的說法。
忙了一天才受訪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無奈的說,我自己不是政治人物,向我徵詢關於匯率變化、科技產業,甚至電動車、能源發展的未來,可以很有把握的談論脈絡討論發展方向。但童子賢強調,「我非去參與政治與選舉的建言,我是被徵詢產業問題與經濟議題及社會脈動的建言者。」
觀察過去多年來,偏藍與偏綠色彩的媒體都曾報導過童子賢所做社會、藝文、弱勢與產業政策建言及行動。童子賢說「這些工作,本就超脫藍綠。」例如他曾在2003年開始協助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進行保存「二蔣日記」與研究中國近代史,當時正是陳水扁執政時期,曾被友人提醒「喜愛二蔣,支持藍營」恐怕會觸怒執政當局。
回憶起這段歷史,但童子賢表示,他曾主張「保留客觀史料,未必就是喜愛哪個歷史人物,保留史料的重點,是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知道會往哪裡去,不要成為對歷史失憶的社會」才是他的初衷。他訝異別人會以藍綠,而非以專業來看待歷史保存,「珍惜即將飛灰煙滅的珍貴史資料,留給後代子孫,這才是我一向的態度。」
在政治上,童子賢曾在2016年,直言不諱的透過媒體喊話,甫重新贏得總統大選的的民進黨,「勿借勢打壓反對黨,因為一黨獨大非民主政治之福。」當時媒體詢問對再度政黨輪替有何期待?童子賢直言,「不算真知灼見,我不期望台灣一黨獨大,這只是對健全民主制度的期待。」他說「這個期待,就是無藍綠之分。」
早從江宜樺擔任行政院長年代,童子賢就受邀參與行政院科技會報,審查科技預算與計劃,他多次提出意見,「就算那些意見不一定符合藍綠執政黨的政策方向。」他坦承,自己的直言不諱,常怕會有不禮貌與得罪人之處。
譬如說,近期童子賢多次公開談及台灣要正視核能發電及核能物理與核工技術,因為光電與風電看天發電,導致綠能達標不易,而核能科技重受重視之後進步會很快,台灣在學術研究及人才培育上不應落後,否則全球能源前進方向若轉變,核能技術有小型化的突破,或是核融合發電成功時,台灣會落後而措手不及。
然而,童子賢的這番建言,似乎有觸碰綠營「神主牌」的感覺,但他認為,實事求是地給意見仍是重要的,他衷心希望,直言不諱是超越藍綠有助社會共識。「我非善於政治觀察,只希望在徵詢我關於產業問題、經濟議題、社會脈動時,我確實做過有益社會建言。」他說。
他跟記者聊到,自己在企業與在藝文、弱勢、社會關懷上參與甚廣,接觸對象既多,很難用一兩件事的特殊角度就遭貼標籤,就拿來定義他與藍或與綠的朋友比較好?
比如他主持拍攝十幾年,累積20幾部的「他們在島嶼寫作」的藝文紀錄片,童子賢只希望紀錄藝術,而無暇去辨別主角是本省、外省,是藍是綠。他說曾接獲信件批評,也看過媒體報導,有人關切他「拍攝瘂弦、余光中、白先勇、朱天文、朱天心等人的文學紀錄片,只會拍攝一些外省作家。」
但童子賢並不以為意,因為他也主持拍攝作家七等生、作家吳晟、詩人楊牧文學紀錄片,與正在拍攝原民作家夏曼藍波安的文學紀錄片,同樣也被深藍人士認定這些作家,「都是本省籍作家、都是鄉土色彩濃厚的作家。」
因為他認為,文學關懷眾生、傳達眾生喜怒哀樂的感情,並且以美學昇華。童子賢相當佩服這些作家的社會關懷深度與文學之美,正如他籌劃拍攝舞蹈家許芳宜的舞蹈生涯紀錄片「我心我行」,還有籌拍逝世十年的舞蹈家羅曼菲的紀錄片「曼菲」時,壓根沒有去想過「許芳宜與羅曼菲,是本省籍或外省籍?她們屬藍或屬綠?」
同樣的,童子賢幾年前籌拍「牡丹還魂」,以紀錄片呈現文學家白先勇推動十幾年的「崑曲復興運動」。童子賢說他只記得「崑曲藝術之美好,是文化瑰寶,值得紀錄與保留。」他不曾去理會批評者議論他是「紀錄來自對岸的戲曲藝術」,他反而解釋「文化是有包容性的,崑曲的美好造成的影響十分廣泛,包括後來的京劇甚至流傳台灣的南管北管與歌仔戲也都包含崑曲養份。」因此他不愛也不太理會外界貼的標籤,界定這些藝術創作是本省、外省。
一位熟悉童子賢的朋友對本刊說「童子賢本來就認為台灣社會無藍綠之分的民眾占比超過5成。」社會需要誠懇踏實的中間路線來扭轉太偏執的藍綠。
譬如他在台灣新冠疫情嚴重期間,在慈濟獲得政府同意購買BNT疫苗後,他曾默默在慈濟背後出資贊助,而且執行之後幾個月來,都不為外界所知,直到慈濟一位幹部在臉書透露端倪,外界才知道此事。
童子賢回憶即使疫苗牽涉社會公益,此事仍然有人士議論「不宜透過慈濟去執行。」因為怕某個陣營聲勢提高因此獲益。但是童子賢認為「國民健康涵蓋全民,藝術文化超越藍綠。」當時他不會想這麼多,「因為委託慈濟可以搶時效而且有專業」,同時他也評估過,慈濟醫院體系有足夠醫療冷鏈處理經驗,可以成功、快速完成此事。「社會工作、疫情防治是無分省籍與藍綠,所以無法顧及反對意見。」他曾這樣對本刊表示。
其實,曾獲遠見雜誌君子企業家獎的童子賢,許多事都低調不張揚,常替藝文與學術界默默做出貢獻。像當年台大社科院的新大樓,雖與建築大師伊東豊雄簽約,但邊建邊募款,蓋到資金耗盡無法順利完工。前院長林惠玲與陳正倉、薛琦等各自代表藍綠光環的教授,加上前台大校長孫震,奔走各方募款未果,直到遇上童子賢才終於解決問題。
當時童子賢聽聞此事後表示「我不會捐款給電機學院,因為已經很有錢了。但我佩服社科院培育人才為國奉獻、扶持弱勢、主持正義。尤其經濟系出過許多傑出經建人才。」因此答應幫忙籌款,「社科院這些學生,未來都是不懂替自己賺錢的人。」就這樣他沒有要很多的簡報,自己就邀請台大畢業的和碩幹部(如徐世昌)支援了1.6億元捐款,讓大樓完工並添購足夠設備,沒有讓好的建築設計,變成半途中斷的爛尾樓。
此事,讓台大校方與多位學者都出面表示感謝他,因為不只是捐款的支持,童子賢還以信賴的態度,方便社科院添購真正需求設備。甚至「不在意捐款抵稅,也不在意呈現名錄。」讓社科院教授們相當感動。
他說自己不重視一般慣有的場館與長廊的命名冠名權,只要求能否在社科院走廊門口草地豎一面楊牧詩牆「學院之樹」,以講述知識份子的良知。這面發光玻璃詩牆至今成為社科院一個夜間發光的景點,童子賢說「看到老校長孫震帶著林惠玲院長與學者,重點是捐棄藍綠成見,一起為社科院打拚,其實蠻感動的,其餘沒想太多。」
最後本刊也訪問了一位協助童子賢在公益工作的朋友,他說,「外媒彭博社不懂童子賢這個名字在台灣某些領域的影響力吧!童sir多年來不願深入參與政治,但他的影響力表現在協助藝文、影視創作、弱勢救助、產業公會,甚至在流浪動物救助,以及協助三鶯、溪州部落原住民建立家園,協助『地表最強的里長方荷生』在台灣各地建立『食物銀行』並幫助獨居老人,每年還為他們辦尾牙,也協助花蓮許多學校建立圖書館,協助劉一峰神父修正玉里天主堂建立怡峰園安養院,協助讓誠品書店得以順利發展,在這些領域他都極受肯定,童sir在這些領域累積有很大影響力。」
但是在政治實務運作上,該人士回憶,「童sir曾經比喻那是一個需要平衡性極好,是類似走鋼索的特殊技能的領域,他並沒有體力與時間弄這些,也無意深入參與。」
該人士還說,「他如果被基金會看重,那應該是在產業問題與經濟議題的徵詢上。」「而基金會上其他專搞選舉的人他不認識幾個,也無私交。」「外媒以直接簡化方法,形容sir擔任綠營智庫副董,將影響蘋果及其在大陸供應鏈不確定性的說法,太過主觀。似乎忽略了台灣社會的中道意見,忽略台灣社會還有經許多經濟與產業議題,必須實事求是,需要像童sir這樣子的中道社會人士貢獻意見。外媒反而太關注那個副董事長的虛銜。」
該人士更說,「童sir常說,一個民主社會的常態,包括公益、藝文、社福與產業,本來接觸的對象就是多樣性的,甚至在慈濟疫苗的取得贈與上,他都忽略不理會藍綠影響。因此如果基金會能多聽多採納類似童sir這樣中道色彩極強的專業人士意見,焉知不是民進黨縣市長敗選之後敞開心胸再反思作為,甚至是開始調整想法的時機。」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