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在PTT發文表示,他去日本築地市場爽吃各種魚類,一頓只要5,000日圓(約新台幣1,100元),但在台灣海港或海鮮餐廳想要大啖海鮮美食,人均至少要5千、7千元起跳。他不解地問:「為什麼台灣的海鮮都那麼貴?」
貼文引起許多網友的共鳴和熱烈討論,有網友指出台灣的漁產被塑造成超高級食材「只要有人買單,價格就下不去」;另外「進貨量」也是影響價格的因素,因為供貨量不穩定,小盤商和漁港都要承擔賣不出去的風險,所以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不過也有網友分享吃海鮮的便宜方法,指出如果願意花點時間和功夫,還是可以吃到物美價廉的海鮮,「很多漁港買魚,還比你去傳統市場找魚攤買貴」「海鮮我只推薦去漢來海港吃,至少價格心裡有底」,不少網友則譏諷「因為有人會去當盤子,店家就沒必要降價」「日本在地產地的變便宜,台灣在地產地出來的變貴,台灣果然厲害」。
另外,也有網友分享省錢的海鮮食材購買和烹飪祕訣,根據網友的建議,自己親自到魚市場選購食材,並親自下廚是最省錢的方法之一,「要便宜就自己煮啦,海港餐廳宰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此外,他們也提到要掌握市場時價,向魚販詢問價格,以確保購買時能夠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相較於高價的海港餐廳,自己下廚更具經濟效益。魚市場提供大量的海鮮選擇,價格相對較低,例如僅需100多元就能購得1公斤的蛤蜊,相較於外食來說價格更加划算。網友表示自煮海鮮的成本主要體現在時間成本上,因為烹飪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想吃別人做好的,當然就貴」,並且也說明在餐廳吃海鮮料理的價格還必須將餐廳租金、人事成本以及利潤等因素算進去,所以往往會支付較高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