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何謂「人工玻璃體」?前源榮技術長王以莊解釋,過去眼睛有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必須切除玻璃體,改以氣體或矽油取代填充,由於注入氣體需長時間趴姿休養,用矽油則要做二次手術移除,如果以生物相容性水膠製成的人工玻璃體當填充物,將有助於患者迅速恢復。
不過,江滄炫取得授權後,該技術仍卡關在二期人體試驗階段,遲遲無法上市。同時間,江卻利用旗下5家公司不斷在市場吸金。受害股東楊先生指控:「他搞錢比搞生技更厲害。」「利用滙特名義,取得人工玻璃體技術在集團內部交叉授權給子公司,再利用臨床、掛牌等名義對外募資。沒想到最重要的臨床試驗,卻因拖欠款項,讓技術卡在二期遲遲沒過。」受害股東郭明聰忿忿不平地說。
談到江滄炫的吸金行徑,郭明聰翻出資料指控,江滄炫為博取市場信任,習慣找名人幫忙背書,像霍普金就請前衛生署藥政處長廖繼洲當董事長,源榮則由台大小兒血液腫瘤科名醫林凱信當家,萊特、滙特二家公司更找國發基金投資1.2億元,以此取信投資人。
除了名人背書外,江滄炫還屢次拿上市櫃當吸金藉口。其中滙特曾於2014年登錄興櫃交易,未料不到2年就終止興櫃掛牌,讓投資人傻眼。受害股東游謝月說:「為安撫大家,他又預告ABVC即將赴美掛牌,手中股票可換成ABVC到市場交易。」「不過,隨著ABVC在2021年8月於美國掛牌後,他卻遲遲不願給ABVC股票,直到要告他侵占,才將部分股票還給我。」股東林小姐不滿地說。
由於萊特集團長年虧損,警覺性高的國發基金,不僅未加碼投資,更直接認列損失。唯獨小股東不疑有他,依舊聽信江滄炫說詞;林小姐加碼投資達3,000萬元,直至去年底,另一家子公司源榮爆發財務危機,她才驚覺有詐,憤而組自救會對簿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