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民黨理想的劇本,在徵召侯友宜之後,「侯侯做代誌」的表現會令人耳目一新,不僅民調壓過賴清德,而且把柯文哲徹底邊緣化。在這個劇本裡,郭台銘本人以及其支持者將閉嘴,不管徵召過程有再多不愉快,實力說明了一切。無奈的是,劇本並沒有照他們的想法來演,過去1個多月來,侯友宜的民調史詩般地摔跌,他沒有贏過賴清德,而且被邊緣化的不是柯文哲而是侯友宜自己。
這就讓當初侯友宜的出線顯得極端地可疑,這也同時燃起了郭台銘想要參選的壯志。對國民黨來說,他們沒有管道也沒有能力來阻止郭董的參選。畢竟,在徵召過程中,郭董主觀上認為他被國民黨不公平地對待。國民黨諸公們在侯友宜出線後,也沒有做好安撫的工作,連侯友宜都直接承認與郭台銘「失聯」。這一切都顯示一個事實,他們從頭到尾就把郭台銘當成是外掛,而非自己人。事實上,郭台銘還真的是外掛,他不是國民黨員,自然也沒有必要遵照國民黨的遊戲規則。退一萬步講,他是郭台銘,他有錢有閒又有人,為什麼他要當被國民黨騙了兩次的人?
更糟的是,就算國民黨在7月23日的全代會正式通過侯友宜的提名,事情也不會結束。只要侯友宜的民調爬不起來,郭台銘就有出場的正當性。國民黨的分裂看起來已經是在劫難逃。國民黨只會看到郭董揚長而去的背影,郭董甚至連一聲抱歉也不會說。
如果郭董堅持參選,分裂的恐怕不只是國民黨,台灣的第三勢力也會陷入一場大亂鬥。這當中受最大衝擊的莫過於柯文哲。對於那些想要拉下民進黨,卻投不下侯友宜的選民來說,柯文哲一直是他們理所當然且唯一的選擇。然而,郭台銘的參選提供了柯文哲之外的一種選擇,要比民粹,郭台銘不會輸柯文哲;要比地方基層,那些帶槍投靠的國民黨地方派系絕對比柯文哲的散兵游勇更具組織動員能力。
4年前,郭董認為他在國民黨被騙了一次,4年後,他無法接受同樣的事再度發生。這是他意圖參選最重要的原因。除了他自己,沒有人能影響他的決定,他自己可能不會當選,不過他絕對有能力讓對不起他的人沒好日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