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高雄市議員鄭孟洳反批,指李不僅「誤讀數據」,帶風向的意圖更是明顯。根據《臺北市衛生統計年報》,台北市食品衛生管理查驗件數,2019年柯市府總數63,543件,比前一年少了8,440件,比2022年的52,587件多了12,956件,查驗件數同樣是大幅下降。而不符規定的數量,過去兩年分別是249件和193件,是台北市史上最低與次低的紀錄。其實,比對高雄和台北的數據,不論是查驗件數或不符規定的件數,都是呈現一路下滑的趨勢,都是一樣的。
鄭孟洳指出,從2020年開始,台灣因為受到武漢肺炎的影響,為因應疫情,店家紛紛改為外帶,來客數也大降,對冰店的衝擊很大,而衛政單位也盡全力在防堵疫情,食品檢驗件數若因此較往年減少,並不意外。
李明璇爆料指稱,以飲冰品來說,2021年抽驗151件,其中10件違規,比例高達6.6%,是高雄市食品衛生查驗不合格率的41倍!面對飲冰品的高不合格率,陳其邁市府是怎樣應對的呢?那就是少查點,2022年只抽驗45件,是前一年的3成,然後不合格率就降到2.2%。
不過,鄭孟洳再舉出《高雄市衛生統計年報》,顯示2021年高雄市食品衛生管理抽驗總件數45,627件,不符規定71件,不符規定比率0.16%,其中「食用冰及冰品」的查驗件數81件,不符規定1件,不符規定比率1.23%,大概是總件數的7.69倍。李明璇不只將「食用冰及冰品」的查驗件數誤植,多了70件,違規件數憑空多了9件,導致計算出的不符規定比率也暴增五倍。另外,由於各種態樣的物品性質和樣本數差異大,拿「食用冰及冰品」去對比查驗總件數的意義並不明顯。
鄭孟洳認為,作為一個參選人或公眾人物,資訊取得比起市民容易些,因此,在看待資料和數字的態度應該更加嚴謹。近年台灣走過食安風暴,無論是政府或民眾,都很重視這件事。我們該做的除了監督市政,督促局處加強稽查、抽驗外,也可透過各種管道,分享衛教訊息,提醒大家要留意食品衛生。
例如,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去年曾抽驗南台灣50家冰店,發現有10家冰品的腸桿菌都超標,若吃下肚可能會引起腹瀉、腹痛、上吐下瀉等症狀,提醒民眾 #不要點購擺放過久的配料和非現切的水果配料,運送時要注意將熱食和冰冷飲分隔,否則可能會因為溫度過高導致食物變質、細菌量倍增,容易吃壞肚子。
鄭孟洳呼籲,店家在自製或選購配料時,也要留意有無使用不良的添加物(如防腐劑),原物料和配料應該要妥善保管,注意冷藏溫度和保存期,工具器皿和周遭環境要保持清潔,才能讓消費者吃得安心,盡情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