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與虛擬人相關的業務,最成熟的是虛擬鄧麗君,並且以此商業模式與已逝歌手如張國榮、梅艷芳的家屬溝通,家屬都很容易懂,唯一要求不能傷害藝人形象,因此數字王國在安排相關事宜都盡可能與公益活動相關,比方推廣戴口罩,或安排榮民免費聽虛擬鄧麗君的演唱會。
除了已故名人,數字王國也大量掃描依然健在、美國和兩岸三地的藝人,只是還沒有推出,主要是藝人心中仍有掙扎。例如早期掃描一個虛擬人要花半年時間,很多藝人看到自己的生成AI,會覺得差別有點大,不太像。
執行長謝安無奈說:「畢竟演員本人也老了半年啊。」他認為很多演員擔心的問題已涉及心理學層,那就是:「我的虛擬人會不會取代我?」他們常提到自己的虛擬形象可以很完美,本人卻會老去。且虛擬人不用節食就能保持絕佳身材,或是唱歌不會走調,如此一來,本尊的價值何在?
這是為什麼演員變得很矛盾,他們當初是為了商業考量才打造虛擬人,如此本尊拍戲時,虛擬人可以去拍廣告賺代言費;又或者本人為了多陪伴家人,於是讓虛擬人代打拍片。
可是有些問題也浮出水面,比方價碼。例如有廣告客戶認為,既然演員沒有親自來拍廣告,是由虛擬人代理,那還要付給對方一樣的酬勞嗎?從演員的角度,一定會堅持收同樣的錢,要是允許虛擬人拍廣告酬勞就得打8折,恐會造成骨牌效應。
謝安透露,現階段有做虛擬人的演員,都面臨這樣的天人交戰:「虛擬人太完美,他們就覺得,那我怎麼辦?如果不完美,那我幹嘛要他出現?」對於數字王國來說,這樣的事情前無古人,沒有相關經驗可參考,他們也還在適應,並努力克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