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來說,這個問題有點難。畢竟,幾十年在急診室處理生死問題的他,腦袋裡面思考問題只是讓眼前的病人活下來。像今天他所處的政治局勢,死不了卻也選不上,活下來卻不知道活著要幹嘛,的確有點為難他。他不擅長做賦予生命意義的工作,更不擅長思考自己在台灣歷史中的定位。
從過去的經驗看來,驅動他前進的是他討厭某些人事物。「垃圾不分藍綠」這句名言的背後,其實就是厭惡。換句話說,他的政治是奠基在對現狀的不滿上。現在坊間關於「藍白合」的種種討論都必須回到他這樣的慣性裡面來思考。簡單地說,柯文哲現在之所以為難,其實原因很簡單,他還在思考他比較討厭誰。或者,應該這樣說,他還在思考國家讓誰來統治比較災難。
如果他覺得自己比較討厭民進黨,「新潮流不倒,台灣不會好」,他很有可能會跟國民黨進行某種程度的合作。反過來講,如果他最後覺得,還是比較討厭國民黨,他就會選到底。即使藍白不合的結果是讓賴清德當選,他也不會覺得可惜。
這種決策模式非常隨興,也沒什麼科學依據。很有可能,這一切可能只是他的一念之間。在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藍白合」在思想層次上的貧瘠。當然,這不是柯文哲一個人的問題,藍的那邊,截至目前為止提出來的唯一理念就是「下架民進黨」。然而,這些人沒有意識到,「下架民進黨」或是「政黨輪替」本身不是一個價值,它充其量只是手段。
一個沒有價值在背後支撐的政黨合作就叫分贓。政治是這樣,當民進黨這邊的支持者看到對手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分贓,他們的危機意識就會出現。當危機意識出現時,政治便會再度陷入極端對立的狀態。換句話說,如果柯文哲最後選擇就地分贓,他多年來提倡的第三勢力便會消失。那麼,他過去十年來到底在忙什麼?
柯文哲的一念之間有多重要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最應該做的是改變他自己,不要再去思考他討厭誰,而是應該去思考怎麼做才對台灣最好。當他想通了這點,其他的就會隨之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