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引進印度外勞的理由,就是外勞會搶走本國人的工作,另外把行政問題政治化,緊扣選舉期間批評民進黨貪腐的主軸,影射開放印度勞工圖利特定分子。民進黨政府失去論述能力,在選舉期間又怕得罪勞團,只能左閃右躲,任隨反對聲浪在Dcard、Line等社群媒體發酵。
不過,外勞是所有先進國家「必載」的政策,印度更是全球外勞最大的供應國,歐洲與中東國家大量引進印度勞工,日本早就經由學校體系招募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裔的勞工,日本與韓國都跟印度政府簽約,擴大引進印度勞工。
台灣長期雇用印尼、越南、菲律賓與泰國勞工,總數近80萬人,我們的捷運、高速公路等重大公共工程高度仰賴外勞;製造業的工廠外勞為台灣出口做出重大的貢獻;而將近30萬名外籍看護在家庭與醫療院所,照顧我們的長輩,讓青壯年族群得以從事高附加價值的行業,更是台灣社會安定的基礎。
台灣當前的挑戰,是日曬雨淋的營造工人需求龐大,民間都市更新遍地開花,政府公共工程需求持續上揚,營造業申請的移工需求缺口超過1萬5千名,而人口高達14億人的印度,正是全球外籍營造工人最大的供應國。以透明、法制化的系統引進印度營造工人,是台灣落實都市更新、確保公共工程效率、提升全民福祉的最佳選項之一。
印度政府官方的統計,超過一千萬名印度基層勞工(不含醫師、電腦工程師等高端專業人才)在杜拜、沙烏地、義大利、歐洲各國工作,技能嫻熟的海外營造工人就有數百萬人,印度勞工輸出產業國際化、高效率、且符合一定的人權標準。
台灣對營造業外勞有強大需求,過往主力來自泰國與印尼,如今出現供應量減少、成本上揚的困境,引進印度營造工人是典型的市場供需抉擇,根本無須大驚小怪。
此外,台灣農村人口老化,以前仰賴越南新娘填補勞力缺口,如今已經無以為繼,勤奮的印度農村青年是台灣農業穩定運作、甚至轉型升級的答案之一。還有,印度可能是台灣農業技術輸出的藍海市場,關鍵是不會像中國、越南有瞬間被抄襲反噬的風險,台灣農村若能引進印度農民,不只解決眼前老農退休的問題,還有長期產業發展的機會。
引進印度勞工對台灣有利,其理至明,至於那些嫌棄印度人皮膚黑、有咖哩味等歧視性的語言,過度低級,不值得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