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整件事情最奇怪的地方在於,國民黨根本不需要黃國昌這些人的票也能拿下召委。也就是說,民眾黨大可以投給自己,或者是用廢票來表明藍綠一樣爛。對於該黨頗有爭議且錦上添花的召委投票行為,黨團總召黃國昌是這樣解釋,「改革比位置重要,民眾黨團在意的是,針對民進黨長期跳票的改革法案,在野黨可共同攜手合作,推動福國利民法案,並扮演強力監督執政黨的角色。」
黃國昌短短的幾句話有個明顯的矛盾。如果他最在意的是那些民進黨長期跳票的改革法案,按照邏輯,他們不是應該支持民進黨,讓綠、白合作取得法案通過所需的過半席次嗎?他怎麼會選擇跟國民黨合作,來讓民進黨的議事更難進行呢?由此可見,黃國昌真正要的恐怕不是那些改革法案能通過。他要的剛好相反,他可能最希望繼續咆哮民進黨的墮落。
不管你喜不喜歡,台灣現在有的叫「三黨政治」,而不是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也就是說,黃國昌的所作所為遵守的是政治鬥爭的邏輯,而不是第三勢力的進步思維。召委選舉只是個開始,未來的立法院會有更多昨是今非的事情不斷發生。
所以,我們應該修正長久以來對於第三勢力的想像了。過去,我們一直有一個迷思,認為第三勢力是本土的、理想的、進步的、改革的、正義的。
不過,這個迷思已經不符合現實了。以台灣民眾黨為首的第三大黨,現在盤算的是2026年的縣市長選舉,以及2028年的柯文哲總統夢。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首要目標是政治,而不是社會;是位置,而不是改革;是壯大自己,而不是福國利民。
我們該懷念過去的第三勢力嗎?其實大可不必。這就是台灣政治的演變過程。民主是一個不斷變動的過程,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我們該有的心態是,不斷修正我們對政治人物的看法。
黃國昌都可以投給國民黨了,如果我們還堅持用過去第三勢力的方式來想像他們,那最開心的一定是黃國昌本人。別為難他們了,政治本來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別為難自己了,我們對任何政治人物都沒有義務。因為有他們,我們將重新認識政治,這才是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