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8 07:58 臺北時間

【鏡評】拆解地震毀滅性的房屋倒塌風險

mm-logo
時事
震後發現不少房屋有結構安全的問題,民眾應支持政府進行老屋健檢及推動都更。
震後發現不少房屋有結構安全的問題,民眾應支持政府進行老屋健檢及推動都更。
花蓮大地震再度震出了台灣房屋老舊,威脅人民生命安全的問題。雖然國際媒體「盛讚」台灣老百姓處變不驚,救災速度快,展現承受大地震襲擊的韌性,不過台灣人心知肚明,看著花蓮倒塌傾斜的大樓,我們一方面心裡高呼媽祖庇蔭、上帝保佑,另一方面也夜不成眠,擔心自己住在4、50年老舊的房子裡,日常早已漏水龜裂修修補補,下次地震如果運氣不好,倒在廢墟裡的可能就是自己。
地震後政府統計總共有848件建物要求勘災,其中主結構受損的「紅單」有42棟,而可能危及鄰人與住戶安全的「黃單」有70棟。不過,這次倒掉的房子過往並不在紅單、黃單的名單內,全台灣50歲以上的老宅超過100萬戶、將近500萬戶是30年以上的老屋,可能都在危險名單之內。
台灣人投機、僥倖、又健忘,但是地震再次發生的機率是100%,而房子變老、變舊、變脆弱的機率也是100%,再次遇到地震倒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老百姓應該支持政府一起推動3件重要的工作:第一,提高老屋健檢的能量,最終應該徹底清查,全面提高老屋的防震係數;第二,強化2019年實施的「都更三法」,加速危老改建與都更案件的能量;第三,引進先進國家老舊社區全面改造的機制,利用都市內大量閒置的國中小學或公有地,興建提供拆遷戶居住的過渡性住宅,再針對高危險建物密度高的老舊社區,進行大面積的區段性都市更新。
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溝通,需要立法來突破既有障礙,不論是現有房屋結構安全的全面健檢、小面積建物的危老與都更改建、或是大面積的區段都市更新,都需要朝野兩黨政治領袖從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人民既有權益、更要拉高到創造未來永續價值的高度來推動。
台灣過去都更障礙重重,釘子戶漫天喊價,但是在2019年「都更三法」之後,透明化的制度獲得實質突破,累計核准危老改建3509案,都更也突破1144案。
然而,不是所有老房子都需要拆掉重建,現有老屋的結構健康檢查,是全體國民居住、人身安全的基礎,必須建立讓老百姓安心的制度來全面推動;老舊社區在健檢之後如果危樓四處,就需要政府介入,進行大面積區段性的都市更新。
台灣有優良的建築專業公司、有數以10兆元計的超額儲蓄,從財務與技術來看都有能力做到,關鍵在政府必須立法建立透明、保障人民權益的制度,並且以高強度的溝通來凝聚老百姓的共識。拆解地震毀滅性的風險,不是陳義過高的理想,而是100%一定得做的現實,且是極端對立的朝野政黨最大的共識,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更新時間|2024.04.18 07:5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