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從2012年開始發展第三方支付公司(以下簡稱三支),原被認為新創產業,要積極扶植,所以用最少的監理規定,希望讓產業蓬勃發展。但沒想到三支卻在政府各部會疏於管理,銀行睜隻眼、閉隻眼放水的情況下,淪為詐騙的溫床。
政大法律系教授李聖傑表示,三支原是幫網路上互不認識的買賣雙方代收代付網購款項,由於必須與銀行合作、處理金流,能讓大眾信任,是立意甚佳的設計,但10多年來卻疏於管理,最後被詐團利用收款。
依據經濟部商業司數據顯示,全台灣三支竟然超過1.2萬家,最顛峰時期還有1.6萬家,因為不屬於特許行業,與設立一般公司規定相同,只要1元、1人的有限公司就能成立,這當中超過1萬家是有限公司。
三支詐騙的收款之所以難查,關鍵在於結合了虛擬帳號的使用。在台灣,只有法人(公司行號)能申請虛擬帳號,主要功能是辨識匯款者身份,虛擬帳號主要用來代收代付。
一家三支公司一天能產生數十萬組虛擬帳號給賣方使用,如果被發現其中一組帳號有詐騙嫌疑,銀行只凍結其中一組,對防堵詐騙根本無效。且光要追查該組虛擬帳號屬於哪家三支、三支又給了哪個賣方使用,查證曠日廢時,錢早已被取走。
三支淪為詐騙工具,主管機關數發部卻是因去年一場基層檢察官研討會中,檢察官大力砲轟數發部不作為,這才緊急用能量登錄的方式,讓三支業者上網申報執行業務內容,數發部重新審核,並在網站上公布通過名單。事隔將近一年,截至4月1日止,全台1.2萬家三支公司,才45家通過審核。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達就搖頭直說:「難道不罵就不做事了嗎?」他提到,偵辦時有傳喚三支到案說明,「曾遇到『刺龍刺鳳』的一人公司業者,拿著一張與賣方簽訂的契約來當證據;再傳喚賣方來說明,賣方說自己的身分被盜用,最後就是不起訴處分。」他無奈搖頭,「這些都是沒適當監理造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