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達瑞昨於臉書po文「給孫安佐的一封公開信」,信件開頭他就提到,「安佐小老弟:希望你不介意我這麼稱呼你。其實我的年紀比你爸媽都大,但又想用平輩的立場跟你對話,所以就稱你為小老弟。」他指這幾天在網路上看到2段與孫安佐有關的影片。「你現在的處境,年輕時的我並不陌生。」大半輩子過了,當年看不到的道理,「如今也都豁然開朗,而且值得與你分享。」他也強調,這就是為什麼要寫這封信的理由。
翁達瑞以自身經驗說道,當年自己看不清的道理,以這一條最關鍵:「我們都沒有選擇原生家庭的機會,更不可能改變原生家庭,而原生家庭的影響會跟著我們一輩子。」他認為若人生可以重來,自己會更早接受命運的安排,概括承受原生家庭的一切。「好的,我心存感恩,還要發揚光大。壞的,我會奮力掙脫,停止複製。」
翁達瑞說道,當年自己看不清的第二條道理,就是我們也不能選擇父母。也因為這樣,小時候我們都曾經羨慕過同學擁有的父母,因為感覺都比自己的父母好。長大後,才發現同學都在互相羨慕,因為所有的父母都有2套行為標準:優點表現給別人欣賞,缺點留給家人承受。即使父母可以互換,我們也永遠不會滿意,因自己的父母我們看缺點,別人的父母我們看優點。這是當年自己看不清的第三條道理。
翁達瑞認為,既然父母不能選擇,也無法交換,就算可以交換我們也不會滿意,「那就不需要責怪父母,縱使我們的不幸是他們所造成。」若可以把人生的不幸歸咎父母,他們也有父母可以責怪:子女怪父母;父母怪祖父母;祖父母怪曾祖父母……,沒完沒了!「不要責怪父母是當年我看不清的第四條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過,父母無法為我們負責。責怪父母之後,我們還是要面對自己的人生不幸。」
最後,翁達瑞向孫安佐表示,這是他要給的提醒:「你已經24歲,可以決定自己的日子。如果你不滿意父母為你安排的人生,你可以重新選擇,然後為自己選擇的人生負責。」而兩代關係本來就是家庭難題。不論親子關係好壞,每個人都要如此期許自己:幸福要由我傳承;不幸也要由我終止。他也回憶起過去,自己9歲喪父,遭遇不順時只有母親可以責怪。「我今年68歲,有足夠的閱歷見證人生的美好。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有母親的角色。她一年半前才過世。因為好為人師的職業病,我冒昧寫這封信給你。如果你覺得受到打擾,甚至有被冒犯,我要向你致歉。最後祝你一切安好!」
★《鏡週刊》關心您: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健康無價不容毒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