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天,一個濕悶的星期五午後,空軍三重一村的歐洲老傢俱店「週四待在家」三層樓建築內,女店主蔡宇恩正神情專注地用砂紙輕磨著一張採雙層蒲草座墊設計、一看就很有歲月感的祈禱椅,打磨掉橡木上的汙漬、斑駁,原汁原味的木質漸次浮現,她手上拎著的砂紙,彷彿是歐洲老傢俱通往另一段新旅程的車票。
她邊磨邊說:「整復完接著會上漆,上漆的重點,是要讓它舊的很均勻,並不是要它變新。有些老物件來還得去掉透明漆,還原老殼(木頭表面)的溫潤。」
她拍了拍沾上一層木灰的深藍工作服道,「像這樣樸實無華,處處留下時間印記的椅子,跟近來流行的Wabi-Sabi侘寂風(比簡約更簡約的風格)很搭。」誰承想,飄洋過海的一張高背教堂祈禱椅、置於寂曠清雅的和風設計之中,在台灣竟成了一種極簡的生活美學。這也點出了蔡宇恩這盤生意的客源,「除了老物件的收藏愛好者外,室內設計師也是我們很主要的客人,最好賣的就是各式櫃子、桌椅。」
蔡宇恩之所以會一頭栽進法式老物件、古董傢俱的花花世界,她給了一個令人噴飯的理由,「為了練習法語。」原來,她留學時的語言學校就在法語發源地圖爾(Tours)。
她說:「為了說得一口道地正統的腔調,直接到跳蚤市集跟當地人討價還價練起來最快、最溜,只是沒想到愛買欲被勾起來便一發不可收拾。」但其實,讀北藝大、南藝大碩士期間,她就已經喜歡上老傢俬所散發出來的韻味,當年阮囊羞澀收的不是台灣古早品、就是日本物件,根本不會有歐洲舶來品。
由於在巴黎第一大學念視覺藝術的錢,是來自辛勤工作的儲蓄與助學貸款,因此當時下手還不敢太放肆,蔡宇恩記憶猶新地說:「我的第一件戰利品是夾方糖與冰塊、雕刻精美的獸足夾,跳蚤市場買一支才1、2塊歐元,折合新台幣30多元起。」買了幾支後,試著把它放到台灣歐洲古董、老物件社群網站上賣,反應不錯。「大家就是愛它老老的樣子,所以根本也不需要整理,一支價錢能賣到十倍以上,覺得這門生意好像可以試試。」
5年前暑假,不時充當蔡宇恩在台修復師的藝術家男友升格成丈夫,在她返法時卻發現自己懷孕了,不得不又打包「超大行李」回到台灣。由於有這滿貨櫃的古俬品底氣,又能利用即時通訊軟體請在法友人幫她獵貨,加上台灣已累積一定客源,她決定擴大這筆以法國為主的歐洲老傢俱銷售、修復的買賣。起步算得上一帆風順,豈料去年4月的一場工廠大火,把一切都燒了個精光。
燒了個精光,也沒時間哭的週四待在家蔡宇恩,如何靠著獨辣的眼光跟老件復活術重起爐灶,詳細報導可點入以下連結閱讀: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40717bu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