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2 05:28 臺北時間

【滑冰場的回憶番外篇】從藝術電影累積創作養份 《我心裡的太陽》導演曝入行機緣

mm-logo
娛樂
《我心裡的太陽》入圍2024坎城影展「一種注目」競賽單元。 (光年映畫提供)
《我心裡的太陽》入圍2024坎城影展「一種注目」競賽單元。 (光年映畫提供)
日本新銳導演奥山大史,新作《我心裡的太陽》入圍2024坎城影展「一種注目」競賽單元。他透露,過往接受媒體採訪,常被問到為什麼會成為電影導演,而他的回答每次都不太一樣。
奥山大史6月來台出席台北電影節活動,並接受本刊專訪。好奇他電影的啟蒙過程,奥山大史說:「有很多原因累積到現在,所以很難講有一個特別大的契機,讓我成為電影導演。」
他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高中生時期常去錄影帶出租店借片子,起初因為有些片子在戲院上映時錯過了,便去租回來補看。不過出租店通常會推出優惠方案,比方同時多借幾部,或者新舊片一起租,租金比較便宜。因此他也開始接觸到一些舊片。「那時看了90年代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電影,或者導演橋口亮輔的作品,從那時開始接觸好幾位導演,覺得電影很有魅力,成為我日後走上導演之路的契機。」
20240913insight007
日本新銳導演奥山大史的電影啟蒙管道多元。
另一個影響奥山大史對電影產生興趣的是他的父親。奥山大史解釋:「我爸爸很愛看電影,所以家裡收藏大量VHS,當時還是錄影帶的時代,後來又變成DVD。」他父親的收藏從《第凡內早餐》到名導庫柏力克的電影都有,奥山大史看了之後也愛上看電影, 成為他踏上導演之路的養分。
他說:「在那之前,我和一般的國高中生一樣,都是看《蝙蝠俠》《蜘蛛人》或動畫片,以好萊塢商業片居多。受到爸爸的影響才開始看比較老的文藝片,剛好遇到導演北野武、橋口亮輔或是枝裕和導演的片子在戲院上映,因此開始注意到文藝片。」
此外,瑞典導演洛伊安德森的作品也影響了奥山大史。後者解釋:「看洛伊安德森的電影就像在美術館欣賞畫作,每個鏡頭和構圖都像畫一樣,有它本身的意義。譬如現在這個構圖、鏡頭裡的人的心情是怎麼變化的,畫面上拍到的東西,以及他想要呈現的內容等等,所以我覺得受他影響最深的,就是我不會拍沒有意義的鏡頭,每一個空景都有它的意義存在。」
奥山大史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曾赴斯德哥爾摩參觀洛伊安德森的工作室,後者親切導覽、解說創作過程,當下奥山大史便立志要像他一樣,把一生奉獻給電影。
更新時間|2024.09.22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