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碳排是全球共識,至今已有148個國家簽署協議.台灣是國際社會一份子,自然不能忽視全球趨勢。」李君禮在上台致詞上侃侃而談。在台灣的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規劃中,再生能源比例將拉高60~70%,9~12%為氫能,1%來自水利供電,而20~21%則為石化能源,且這些石化能源會配合碳捕捉系統,將生產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循環利用。
李君禮說道,台灣半導體、人工智慧(AI)產業在台灣未來發展都需要有穩定且充足的電力供應,特別是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國家,非常多企業更需要有充沛的綠能供應。
外貿協會祕書長王熙蒙表示,2024年是生成式AI落地的一年,應用開始百花齊放。而從環保角度而言,今年是氣候行動的加速年,因此各界需要用各種減碳方法實施減碳,以達全球升溫到1.5%以內的目標。
王熙蒙接著說,AI是吃電怪獸,未來更要不斷提升使用綠能發展減碳技術,才能夠推進數位建設的同時,實現AI時代的永續發展。
面對產業需求,李君禮提到,今年五月總統賴清德上任後,要求國內能源二次轉型的宣示,主要核心包含多元綠能和深度節能。
李君禮進一步說明,提供有競爭力綠電,除了專注於太陽發電和風力發電外,還要發展地熱、海洋能等再生能源,豐富綠電的內涵。
發展多元綠電的同時,深度節能也必不可少。李君禮強調,除了用既有技術提高能源效率外,未來還應強調發展能源服務公司,透過專業能源公司做企業診斷,發現企業內部問題、進而提出改善方法。希望透過這樣方式,讓台灣能源、綠電供應可以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