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展地熱很有希望,因台灣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擁有很好的地熱資源。」能源署署長李君禮向本刊直言。他接著說,地熱相對太陽能、風電,屬於是穩定發電的再生能源,具有穩定的基載,可以讓電網更有韌性,值得持續投入。
但就現況而言,台灣開發地熱風險比開發風電、太陽能光電高,這也是為什麼目前開發案比較少的原因。李君禮解釋,太陽能和風電能夠透過測量光照與風速的方式,模擬可能會產生的電力,而地熱雖然也可以透過地球物理、地球化學來了解地熱狀況,但實際上仍需在鑽井後才能揭曉是否能取得能源,而鑽一口井就需要耗費千萬,就像是打開盲盒一般,無法確定成功與否,間接墊高投資風險。
台灣諸多地熱資源都藏在深山中,對此,李君禮表示,深山上會產生諸多問題,包含山坡地、山林保育及原住民問題,而技術上,連外道路運輸、電力輸送困難,如中油、台電開發的地熱位處深山,仍要另闢道路,讓大型機具能夠運往山上。因為如此,關於法令、基礎建設的建置等等都是地熱發展的一大難題。
李君禮提到,目前針對鑽井部分政府有提供相關補助措施,若鑽探沒有成功,最多能申請投資的一半資金,降低投資風險。而在法規方面,涉及到原住民、森林保育、林務、溫泉水等法令,未來中央將進行聯合審查,如地方有涉及林地、山坡地等問題,會由各部會共同審查問題,以此避免業者必須疲於奔命走訪各部門解決不同的問題。
至於地熱發展的具體目標,李君禮表示,能源署將地熱視為繼太陽能、離岸風電之後,另一個值得開發的再生能源,但目前的建置目標比起太陽能、風電相對小許多,2025年僅有20MW的要求,2030年則希望達到200MW,主因前期發展較慢,經驗不多,仍需透過法令制度優化與基礎設施搭配建置來加速發展。
另一方面,「小水力發電則是聚沙成塔,台灣開發水利已經100多年,好的大型水利資源已經被開發完,目前真正能夠被大家接受的發電模式應該是小水力發電。」李君禮說道。
李君禮表示,小水力發電是一種量不大的能源,但現行的水流若能發一點電力,對綠電需求高的台灣而言都不無小補。過去發展擔心會影響生態,故早期只能用在既有的構造物中,也就是一般的圳路渠道,但若是自然河道則不能執行。不過現在能源署同意在自然河道開發,但針對環評部分也做了一些配套措施,如小水力發電的基流量限制等等。
「小水利發電技術不難、但水源比較好的位置要找。」李君禮向本刊特別強調。從經濟部水利署官方資料說明,水利署2023年已評估河川小水力潛能地點47處及2處灌溉渠道地點;而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各管理處小水力發電之潛力場址共13處。
至於開發商的意願狀況,李君禮表示,有招標就有廠商投標,但能源署並未賦予小水力太大任務,反而是以聚沙成塔的觀念,期能落實在地能源妥善利用的目標。就像擰毛巾一樣,能源署希望擠出每一度珍貴綠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