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醫師潘世瑩指出,金魚是聰明且敏感的生物,智商可與小白鼠相比,能辨識人臉且有個性。將這些生物暴露在毫無遮蔽物的裸缸中展覽,「就像把幾百、幾千隻狗關在一起展覽一樣。」
潘世瑩提到,東京的同類展覽曾導致金魚出現刻板行為,最終變成只有肉體、失去靈魂的「喪屍」,此種殘忍的展出方式令魚兒們的心靈創傷難以估量,大大縮短其壽命。
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也批評,該展為追求藝術效果而忽視動物福祉,多數展示缸缺乏金魚藏身的遮蔽物,使其暴露於外界干擾,這種不負責任的飼養方式在台灣卻「無法可管」,「歐洲禁止裸缸方式展示金魚,但台灣沒有一個飼養指南」「不要讓錯誤的教育示範、不當飼養魚類的作法在台灣成為主流!」
根據台灣《動物保護法》第六條之一,動物展演需申請許可,但該展因符合免經許可條款(如水池容量不足30立方公尺),無需提交展演計畫或審核。這令姜怡如強烈批評,現行法規對魚類保護過於鬆散,導致類似展演難以受到有效監管。
台北市動保處則表示,已將專家意見轉交業者,並強調展覽期間將加強監督,若發現動物受損,將依法裁罰;面對外界批評,主辦單位聲稱展覽有產業界、學術界與獸醫共同監護,包括定期更換水質、隔離疲憊魚隻等措施,以確保魚隻健康。
主辦方補充道,展覽期間正值金魚繁殖期,雄魚追逐雌魚可能導致疲勞與受傷,已採取相應措施,並強調展覽符合動物福祉標準。
儘管主辦方試圖緩解爭議,動保團體與專家仍呼籲業者懸崖勒馬,取消展覽。潘世瑩強調:「這展覽一定會造成生命死亡。」動保界擔憂,金魚作為水族展品的待遇長期被忽略,此類展演可能深化錯誤觀念,對動物福祉造成更深遠影響。
在社會輿論與專業意見交鋒之際,該展覽是否能如期舉行,仍需持續觀察。而動保界的關注,也再度將台灣動物保護法的漏洞置於檢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