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對於什麼是民主也許說不出個所以然,不過,對於什麼是不民主,社會整體而言算是有共識的。黨禁是不民主、限制言論自由是不民主等等。然而,現在不一樣了。比如說,同意大罷免或是反對大罷免才是民主的展現?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社會上莫衷一是。共識正急速消失中,不只是大罷免議題,還有中配亞亞的問題、賴清德總統的17條,說穿了,這些爭議都是圍繞著民主與自由的問題而展開。
民進黨的支持者看到徐巧芯就討厭,不過,國民黨的支持者看事情的角度卻是完全相反。他們認為,立法委員嚴格監督執政黨、嚴格把關預算,正是實現民主最好的表現。同樣的道理,沈伯洋一天到晚指著別人說是「四合一敵人」,這看在民進黨支持者眼中,根本是救苦救難的台灣英雄。不過,看在國民黨支持者眼中,他根本就是一個只會抹紅別人的政客。
亞亞被要求離境,綠營的人大力叫好,甚至,在網路上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羞辱式言論。不過,同樣的事情,看在那75個參與連署的學者眼中,卻是「戒嚴時代的思想審查機制已經快速降臨台灣上空」。這些學者煞有其事地鄭重呼籲要「捍衛我們的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共享兩岸和平發展紅利帶來的繁榮成果」。
我們現在的台灣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以前倡議民主、反對威權統治的人現在卻每天說著戒嚴時代統治者的語言(比如說四合一敵人、兩蔣的忠實信徒);以前站在民主對立面的政黨,現在每天卻開口閉口都是民主。更不可思議的是,那些反對民進黨的學者竟然會說出類似「共享兩岸和平發展紅利」這種中國共產黨的統戰語言。我們這個時代的可悲與錯亂已經到達極點。
一個社會如果對於民主的根本定義與實踐範圍都出現爭議時,民主將會陷入危機,這是很自然的道理。你的民主就是我的獨裁,這說起來很輕鬆,不過,卻會有嚴重的社會後果。現在台灣每天的政治儼然就是大罷免日記,我們對於這樣的局勢沒有太大意見。不過,我們至少可以拜託他們多用點想像力。對這些政治人物與學者菁英來說,不要再用過去威權統治者及中國共產黨的語言,有這麼難嗎?要捍衛民主,就請給我們真正的民主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