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部28日在當地時間下午12時50分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鄰國泰國曼谷一棟興建中的高樓崩塌,怵目驚心;位處地震帶上的台灣地震頻繁,其實不少民眾都很擔憂地震造成的災損,但依據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統計,截至今年2月28日為止,地震險全國的投保率卻僅有38.94%,不到4成。
1999年的921大地震後,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成立,並將地震與火災一同納為政策性保險,只要申辦房貸、銀行都會建議屋主要同時投保地震與火災險,費率全台統一為1,350元,不會因為房價高低而有差異。但可能因為理賠規定,每間房屋全倒才賠150萬、臨時住宿費用為20萬元,導致投保率一直偏低。
截至今年3月14日統計數據,台灣本島投保率最低的是南投,投保率才1.14%,倒數第二名是雲林,投保率是1.37%,而地震頻傳的花蓮、台東則位居倒數第三,投保率為1.6%。
很多人質疑為何地震險的理賠金額這麼少?產險公司解釋,地震是巨災,如果有高額的賠償金,產險公司根本無力償還,而地震險的理賠金額主要是房屋重建的費用,並不是理賠因經濟環境、地段等因素讓房價上漲的金額。
除了基本的地震險,產險公司還有推出超額地震險、擴大地震險等,可以選擇是否附加在基本的地震險中。以超額地震險為例,雖然也是理賠房屋全倒,但保額可到850萬;擴大地震險除了賠建築物,還有屋內的裝潢、動產等,保額可以自行調整,但不能超過建築物重建的成本。
如果想保屋內的動產,例如裝潢、貴重物品、玻璃等,也能考慮產險公司推出的居家綜合險,就有包含動產因地震受損的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