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知情官員表示,未來我方會從至少5個面向著手改善,首先是致力談判下修特定關稅項目;目前台灣輸美產品有76%是零關稅、台灣自美進口產品則有62%零關稅,未來政府會在大部分已零關稅的基礎上,進一步檢視其他關稅項目。

其次,政府注意到美方長期關注「非關稅貿易障礙」,是其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3月31日「解放日」前2天,剛發布《二○二五年各國貿易評估報告》,明確點名台灣在稻米、基改玉米與黃豆、美豬等產品有非關稅壁壘,讓美國利害關係人憂心。此外,這位知情官員也提到,政府會擴大投資、擴大採購、並改善美方重視的洗產地問題,透過以上5點,排除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調整經濟結構,平衡台美貿易逆差。

決策官員直言,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日前除點名稻米、基改等作物,還包括汽車進口、美豬、美牛、智慧財產權、金融業雲端服務外包規費等方面的限制,以及美方對中央健保署政策的憂慮,「這些都是美方長期反映希望改善的,政府也將從降低關稅、擴大投資及採購、排除非關稅投資障礙等方面著手願與美方建設性對話,面對這些事項。」該官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