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過去,新媒體從遍地黃金到競爭激烈,把自己的一切血淋淋地掏出來還不夠,大企劃需要大團隊,錢越砸越多之外,更要時時刻刻像鯊魚一樣,聞到流量的血味便要搶快咬上一口。
呱吉說:「做新媒體很像ZARA或是UNIQLO。它是快時尚,這一季出的衣服不管你覺得多好看,下一季你就會想丟掉,你根本不會覺得可惜。它不是一件英國訂製的精緻大風衣,讓你覺得要穿10、20年。」
問他認為未來新媒體該如何生存?「因為它成本很低,所以你可以不抱目的,先試試看會不會有機會成功。可是如果你真的想把它當正職的話,就要想清楚你的商業模式是什麼?」他說短影音流量高,拍幹片可以獲得高流量,但訂閱數卻很難成長。「可取代性太高了,如果今天蔡阿嘎不拍了,大家會懷念他,但短影音創作者不會被記住。」
「年輕人在做短影音的時候,雖然有很多廠商願意投廣告,可是他們的生命週期,會比以前新媒體做長影音的人還要短。你怎麼樣在短時間之內升級,變成一個有商業價值的個體,是很重要的課題。」
他認為做新媒體必須要有的重要能力,是衝浪。「這社會有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可能是熱門話題、最近發生的重大爭議,你能在浪來的那瞬間踩上衝浪板,跟著浪一起出去,你就會成功。」「我覺得網紅有個很不同的能力,在於對社會脈動有足夠的敏感度。你會發現所有能夠紅且活很久的,不管是他個人或者這個社會上的任何一個話題,他都不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