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立法院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其中第16條之1的分配公式中的分母有誤,導致試算結果出爐,有7個縣市的分配款比原本還要少,除了雲林少了27億、花蓮也少了14億,但同時卻還有345億元沒有辦法完全分配下去。

藍白15名縣市長今到台北市召開「十五縣市站出來!捍衛地方補助」,並簽署聯合聲明,提出3點訴求。台北市長蔣萬安批行政院不分配345億元的統籌分配稅款,還將原有分配給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改為審查制,讓地方政府無所適從,也沒辦法精準編列下一年度預算,因此他們今天站出來,就是要「地方包圍中央」,爭取地方自治的主體性。
同樣因為新版《財劃法》而分配款減少的基隆市,市長謝國樑說,基隆市去年各類稅收、分配稅收,年度總歲入254億元,統籌分配稅款原本為75億元,但最近收到行政院通知,核定下來是73億元,相加後是327億元。然而謝國樑說,再加上73億元後,基隆竟然只有217億元,比過去少了37億元,若加上核定的73億元,短缺了110億元,這將導致基隆編不了預算,希望行政院可以面對基隆的困境,「請大家救救我們基隆、救救我們財政」。

15名縣市長聯合簽署聲明內容如下:
行政院自今年5月違法刪減各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後,陸續又縮減114、115年度社福、教育、捷運等該給各地方的計畫型補助款;8月又留有345億元統籌分配款未分配,8月底行政院修正新版補助辦法更將一般性補助款改為不透明的申請制,且未依法保障各地方政府獲配一般性補助款「不少於修法前」。地方政府深感財政壓力與施政衝擊非同小可,為守護建設與民生服務,特此發表聯合聲明如下:
- 財劃法修法的目的在確保地方政府財政自主,統籌分配款與一般性補助款應依照財劃法立法精神完整且合理分配,且須保障各地方政府此二者財源較修法前皆只增不減。
- 一般性補助款應回歸透明、公平、公開的公式設算分配,不宜淪為中央片面制定規則與審查標準的申請制。
- 中央原已核定給各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款及計畫型補助款應受保障,不得任意短編、刪減或拖延,呼籲中央儘速核實補足,以免嚴重影響地方施政推動。
今共同出席記者會並簽署聲明的首長包括:國民黨籍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副市長王明鉅、台中市長盧秀案、基隆市長謝國樑、宜蘭代理縣長林茂盛、新竹縣長楊文科、花蓮縣長徐榛蔚、南投縣長許淑華、彰化縣長王美惠、雲林縣長張麗善、嘉義市長黃敏惠、台東縣長饒慶鈴,及民眾黨新竹代理市長邱臣遠、無黨籍(原國民黨籍)苗栗縣長鍾東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