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The Gold Online》報導,在東京某製造業就職的50歲田中健一(化名),父親3年過世後,79歲母親敏子(化名)獨自住在老家,其離他搭車約1小時的距離,而健一幾乎每個月都會回老家探望1、2次。「畢竟是高齡者一個人住,我還是會擔心。」健一透露,每次回家時都發現母親將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不僅常會說「不用擔心啦,什麼都沒變。」甚至每次都準備好幾道拿手菜招待兒子。這樣「一如往常」的情景讓健一感到相當安心。
某次休假與母親的談話,健一察覺有些不對勁便問:「你最近有做針線活嗎?」敏子笑著指著一些破舊的工具說:「我的視力越來越差了,材料又貴。現在只能用舊布縫補東西了。」但母親過去總是會心靈手巧地繡花、繡動物,將手工製品送給健一的孩子,作為她曾經最大的興趣,也不知不覺中放下。健一還留意到母親減少與老友們的來往,因此建議「下次和XX她們去吃飯吧?」但敏子卻含糊稱「她們揪我去搭巴士旅行,但我說太累就推掉了。」
種種跡象讓健一相當不好,後來隱約聽到母親與鄰居聊天提及「補助金」時才恍然大悟,敏子透露「一次性的資助完全沒意義」「如果我再有2萬日圓(約新台幣4,093元)左右,生活就能輕鬆點了」。健一聽聞後開始懷疑母親口中的「累」或「老了」並非理由,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缺錢而陷入經濟困境」。
儘管感到抱歉,健一還是偷偷看了母親放在櫃子裡的存摺,「母親一直說自己每月能領大約15萬日圓(約新台幣30,697元)年金,所以沒問題。但實際上,年金入帳只有16萬日圓(約新台幣32,743元),還是兩個月一次的,也就是一個月只有8萬日圓(約新台幣16,372元)。她就是靠這些錢勉強過活的啊。」
「年金世代的生活,比想像中還要嚴苛!」健一原先以為,靠年金生活的高齡者,生活應該會比現役世代更為輕鬆,事實上卻是母親一再縮衣節食,仍努力笑著生活只為了讓兒子安心,當他悟出這樣的情況,對母親的愧疚感與對自己的無力感,讓他忍不住落淚。他也清楚即使直接問母親是否缺錢,對方也不會承認,因此只好思考該如好不著痕跡地幫助母親。
報導提及,據總務省《家計調查家計收支編2024年平均》,65歲以上單身高齡女性的平均消費支出為每月155,923日圓(約新台幣31,909元)。厚生勞動省《令和6年國民生活基礎調查》指出,僅靠年金收入過活的高齡者就有43.4%,若要維持平均水準的生活,必須每月5.6萬日圓(約新台幣11,460元)存款,25.2%的高齡家庭表示「極度難以維持生計」。
在物價持續高漲的情況,收入有限的家庭會持續被逼到角落。不過即使生活拮据,父母也很難向孩子求救,因為他們心裡總惦記著「不想給孩子添麻煩」的心意,以及「這點小事不想示弱」的自尊。而孩子也容易抱持「既然父母說沒問題,那應該真的沒問題吧」的想法,反而忽略父母的求救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