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事不太看風向,始終堅定自己的立場。」羅智強舉例,他一路走來反對台獨、捍衛中華民國的心從未變過,但現在黨內很多人,只因「中國」兩字被嚴重汙名化,就連黨名中國國民黨的「中國」二字都不敢說出口,「當捍衛自己的政黨都做不到,要如何說服社會大眾來支持你?」就好比台獨主張過往未贏得多數認同,但民進黨勇於捍衛這個價值理念,主流民意其實不斷更迭,堅定信仰者終能勝出。
兩岸議題從2016年大選後已成為藍營弱項,黨內主張調整論述的聲浪不斷,對此,羅智強直言:「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為討好選民動輒改變立場,沒勇氣堅持自己核心價值的政黨,根本不可能贏得政權;以自身經驗來看,他始終堅持中華民國三段論,「我是台灣人,我是中國人,我的中國是中華民國。」這命題符合一中憲法架構,他向來如此主張。

至於2016年大選挫敗導致國民黨失去政權,羅智強認為關鍵在兩岸議題,藍營執政兩岸關係進展得很快,在經濟等方面取得成果卻也引發疑慮,藍軍內部自此浮現路線之爭,一派認為應調整兩岸論述,另一派認為要延續九二共識。
分析過去國民黨執政經驗,羅智強認為,兩岸關係穩定的重要基石就是九二共識。當初馬政府規劃的兩岸關係路徑為,雙方先建構對九二共識的基礎認定,即「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我方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中方也不承認中華民國主權,但相互尊重,中方不否定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治權,我們不否認他們在中國的治權,長遠目標則是「治權相互承認、主權互不否認」,當然有一定難度,他當黨主席會致力推動落實。
「兩強之間難為小,除了重視兩岸議題,美台關係也要好好處理。」羅智強指出,台灣要靠智慧才能在美中兩強間安身立命,因此兩邊都要交往,跟中國交往就是與美國交往的籌碼,跟美國交往就是和中國交往的籌碼,兩邊都交往才會握有雙邊籌碼;台灣更要適度的疑美、疑中,不能逢美、逢中必反或照單全收。
羅智強舉例,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實施美國優先政策,掀起各國反彈聲浪,不只台灣有疑美論,全世界都有類似質疑,「疑美不等於反美,甚至有助美台進一步深化彼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