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 05:28 臺北時間

家裡的那些事2/《我家的事》變中二屁孩!曾敬驊回歸真實自己 早餐店長大「想吃就吃到飽」

mm-logo
娛樂
幾乎每部戲都在演超齡又早熟的角色,曾敬驊難得完全有機會演到一個非常中二、幾乎不識人生愁滋味的角色。
幾乎每部戲都在演超齡又早熟的角色,曾敬驊難得完全有機會演到一個非常中二、幾乎不識人生愁滋味的角色。
好像從出道以來,
曾敬驊演的角色
都是碰上人生重大衝擊、
瞬間不得不長大,
與他本人相比之下,
都是超齡的人物。
到了《我家的事》,
那些超齡的曾敬驊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屁孩,
他用自己的方法消化
這些生命中的變故,
儘管很中二,
卻是一個全新的曾敬驊。

早餐店第二代,可以一路吃到飽

當然拍戲變成一個大家庭,主要理由就是劇情靈感來自導演潘客印的成長歷程,但導演不希望曾敬驊照本宣科複製他的成長,「導演覺得每個人的特質,或者每個人的個性,放在這個角色上,都會有不一樣的呈現。到後來我會先問他的想法是什麼,也會做出我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再把表演呈現出來。」
這最後都造就了一個工作環境,讓曾敬驊感受到回家的感覺,「其實導演一直在給予工作人員、其他演員感受他想像中,家的感覺是什麼。當我從別的劇組回歸,跟這群人見面,那個氛圍又回來了,因為我也是其中一員。」
跟大銀幕上的家庭故事相比,曾敬驊自己的原生家庭自然沒有那麼多的戲劇性,不過家裡是開早餐店的,聽起來感覺很像電視劇《有生之年》,不是嗎?所以家裡開早餐店,就真的可以想吃什麼就吃,一路吃到飽嗎?「開早餐店的好處其實就是可以吃飽,你想吃就吃!但是比較熱!」

獨霸煎蛋作業,生產線不可怠慢

曾敬驊說,開店一樣可以看到很多人的故事,前提是動作要很快,「只是我家的店,可能會更忙一些吧,因為主要(的顧客)是工業區的員工,上下班的人潮一次來就很多人!都是外帶就走,所以是『趕手速』的一個工作。」
早餐店工作的必要條件,除了手腳要快,曾敬驊說再來就是要很會算錢,以及記性要好,「因為我家的女生多,都是她們在負責(算錢),我小時候幫忙的話,都是站煎台,就是在最熱的地方做東西。我姐會一直喊我,『那個食物加熱!加熱!』跟我講要幾份,然後『OK!』快點弄過去!」
更新時間|2025.10.09 11:5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