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調查,嘉里大榮旗下的嘉里醫藥物流,是北北基醫療藥品配送樞紐的關鍵承包商之一,汐止冷鏈物流中心更負責疾管署(CDC)中央防疫物資的倉儲與配送。嘉里醫藥物流不僅在雙北布建節點,還在中區台中烏日、南區台南歸仁設有物流園區,並掌握約180輛專用溫控車隊,配送對象涵蓋多數醫學中心、醫院及藥局。

換言之,從疫苗、抗癌藥物到人工心臟等重症醫材的戰時供應鏈,都深度依賴嘉里醫藥物流的系統。但這家表面看來是「台灣在地物流商」的業者,背後其實與中國政經權力盤根錯節。

梳嘉里大榮的集團控股鏈,可以看到一層層「中國連結」:嘉里大榮母公司屬於香港嘉里物流(KLN)、嘉里控股(KHL),最終與中國順豐控股交叉持股,依照中國《國家情報法》《數據安全法》與《網路安全法》,中國公司有義務無條件提供資料給政府。若嘉里醫藥物流的系統與中國或港澳伺服器串聯,意味著藥品批號、冷鏈溫度曲線、配送名單、醫療院所代碼、甚至患者病歷相關配送資訊,皆可能被北京掌握。「這是高影響、低可見度的風險。」

嘉里大榮董事長沈宗桂在今年5月的股東會上強調,集團「根留台灣、深耕在地」,並喊出利用AI最佳化配送路線,提升醫藥冷鏈品質。去年嘉里大榮合併營收達127億元,純益逾10億元,交出本土物流龍頭亮眼成績單。
嘉里大榮除了投入醫療冷鏈物流業,旗下的科學城物流更是台灣最重要的半導體與高科技供應鏈合作廠商,護國神山台積電等半導體與光電業者,若與科學城物流有往來,庫存及物資存量等營業狀況也可能遭中國掌握。

但在數據外洩風險、政協人馬滲透、軍民融合合作協議等層層疑雲下,嘉里大榮的「在地承諾」能否消除國安風險?其至今沒有回答外界疑慮。「醫藥物流不只是生意,它是戰時戰略物資的生命線。」一名演習幕僚沉重指出,「如果這條生命線被北京掌握,台灣的戰備韌性恐怕只是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