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調查報告說明稿內容
日前,長榮航空孫姓空服員於機上執勤期間身體不適,後續送醫歷經16天的救治後,仍不幸離開人世,長榮航空對此深感遺憾與不捨。公司在這段期間首要之務為對內完成本事件調查報告,釐清事件來龍去脈與責任歸屬,並檢討公司在本事件中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力求給家屬一個交代。
10月17日長榮航空在記者會上宣示內部調查報告將於一週後完成,該調查報告於昨(23)日完成,並已交給相關主管機關。勞動部與桃園市勞動局日前也前往長榮航空訪談該班機組員,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中,公司亦將全力配合政府機關之調查。長榮航空就目前內部調查報告內容說明如下:
一、孫姓空服員於9月22日服勤BR95(去程,台北-米蘭),9月23日抵達米蘭入住飯店,並於9月24日服勤BR96(回程,米蘭-台北),服勤期間出現身體不適,回程後段孫員已難以負荷正常勤務工作,9月25日航機抵達桃園機場後,由地勤協助就醫。
二、本案中,負責領導後艙事務之事務長於異常狀況之應變與通報執行有所不足,且航程中組員已出現明顯不適時,未立即啟動機上醫療資源及諮詢機制,亦未依異常作業原則通報機長及報到中心,導致醫療支援無法及時介入。
三、有關醫療相關資訊部分,公司有為組員投保外站醫療保險,在機場使用救護車之費用是由公司所負擔,但是發現組員並未充分理解既有權益,讓公司緊急處置的程序未能被落實,使得組員在危機當下的判斷出現失誤,這是公司要再加強的地方。
另外,本事件中,部分組員提到對於外站站主任的聯絡方式並不了解,未來長榮航空將提升組員對外站聯繫及醫療相關資訊的掌握,建立平台公開揭示,以利組員在勤務及休息期間均能確保迅速運用資源,避免憾事發生。
四、除了加強落實既有程序和宣導組員既有權益,公司也會進一步調整現有制度,來降低本次事件組員擔憂造成其他機上同仁困擾的情況。本次事件中,孫姓空服出於對其職務負責任的心態,不願造成其他同仁困擾,起初婉拒了其他組員的休息提議,雖經事務長減輕其職務,但仍使她未能在回程機上即時獲得充分休息。
針對這部分,公司已研議強化未來事務長及副事務長機上即時解除組員任務的機制,當事務長和副事務長確認組員不適合服勤時,應即時解除任務並通報給報到中心,安排該員以乘客方式返台,公司也將加發缺員津貼予同班機其他組員,來減低身體不適組員的歉意。另外,公司也研議在考評制度上增加空服員自身請病假裕度。
考量本事件發生後,同班機組員可能造成的心理衝擊,公司已立即安排空勤管理職以一對一的方式關懷當班組員,同時也將安排美國執業臨床心理師專業團隊,對當班組員進行心理諮商與追蹤輔導。公司將依上述調查結果進行後續處置,幾項精進措施,公司也會即刻啟動,至於考評制度的調整事涉較廣泛,也預計在年底前調整完成。
此次事件對長榮航空而言,是極其沉痛的提醒。長榮航空承諾,會用更高的標準,來打造一個讓所有同仁都能更安心、更健康的工作環境,並期盼透過制度的改善,讓遺憾不再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