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2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時事
盧秀燕防疫警鐘2/朝野大戰廚餘餵豬釀破口 盧秀燕一態度曝藍營內部矛盾
2025.10.28 05:28
台中市梧棲區使用廚餘餵食的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讓台灣堅守7年的防疫破功。其中,餵食豬隻的廚餘處理問題,朝野都指向是疫情關鍵破口之一。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二十二日開記者會,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質疑當年的閣揆賴清德並未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同場藍委蘇清泉更直指此次疫情可能與廚餘養豬有關,主張應全面推動禁用廚餘餵豬,改以豆類或其他飼料取代。

時事
台中非洲豬瘟檢疫今進入第二階段 農業部次長:稍可放心、不可放鬆
2025.10.27 12:57
非洲豬瘟前進應變所指揮官今(27日)召開例行記者會,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表示,第一階段是「防堵」,已經做到無增加案例。今天起進入第二階段是「守住」,希望大家一起守住這道防線,「心情上可稍微放心,但還是不可放鬆」。

時事
牛牛爆走!日男牛舍遭「背後頭槌」倒地不起 氣血胸送醫身亡
2025.10.03 08:58
青森發生一起意外,今(2日)1名男子在牛舍內查看牛隻健康狀況時,遭牛從背後「頭槌」撞死,死因為兩側氣血胸。

時事
6弱強震嚇到了!惡石島居民部分撤離 志願消防隊成員堅守家園
2025.07.04 15:52
昨(3日)下午4時13分,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發生強震,惡石島測得震度6弱的強烈搖晃。儘管震動驚心,島上76名居民均平安無事。根據統計吐噶喇列島過去2週地震已逾1,100次,然而,這次是惡石島首次經歷如此劇烈的地震,村長久保源一郎因此決定,讓部分居民,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先行離島避難。

財經理財
「農電共生」不稀奇「羊電共生」更有趣 台泥透過創新思維發展綠能
2025.05.22 18:34
這幾年台灣積極發展太陽能,許多人都對「農電共生」耳熟能詳,而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22)這天,台泥特別釋出在光電板下養羊的「羊電共生」的主題影片,讓外界看到太陽能與其他行業共榮發展更多的可能性。

時事
張嘉郡爭取養豬基金續辦 農業部答應了
2024.05.15 15:26
因應萊豬獲准輸入,農業部編列4年期養豬百億基金輔導轉型,由於今年是該計劃最後1年,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15)日建議農業部,延續養豬百億基金計畫,獲得代理部長陳駿季正面回應,「目前在積極規劃中。」

時事
缺蛋危機、豬價飆新高 郭貞慧推三支箭搶救畜牧業
2023.03.24 13:44
國內近日不僅爆出「蛋蛋危機」,豬肉價格又飆破40年新高,民進黨立法委員參選人郭貞慧推動畜牧業三支箭,替眾多畜牧業者發聲,確保民眾第一線的民生需求,更要為全國民眾的食安把關。

財經理財
【亞洲最強豬隊友上篇】過太爽!可以自由活動還能玩玩具聽音樂 三久集團董事長洪崇拼專訪
2022.08.20 05:58
豬肉是國人重要蛋白質來源之一,然而從牧場到餐桌,有太多食農教育值得學習。本刊彙整亞洲最強豬隊友三久牧場負責人洪崇拼26年畜牧經驗,從養殖環境、豬舍改造到全豬利用,豬事大集上篇報你知。

財經理財
【亞洲最強豬隊友下篇】全豬都能用 但女豬憑啥當千金? 三久集團董事長洪崇拼專訪
2022.08.20 05:58
豬肉是國人重要蛋白質來源之一,然而從牧場到餐桌,有太多食農教育值得學習。本刊彙整亞洲最強豬隊友三久牧場負責人洪崇拼26年畜牧經驗,從養殖環境、豬舍改造到全豬利用,豬事大集下篇報你知。

財經理財
【捲門王兼做豬王番外篇】慘虧1億也沒壓力 董仔證明理想現實可雙贏 三久集團董事長洪崇拼專訪
2022.08.20 05:58
洪崇拼人如其名,做什麼像什麼,不論是經營建材、畜牧與食品業,都要當產業的先行者。然而一路走來並非永遠順風,尤其食品廠更是連虧7年燒掉1億元,但洪崇拼不以為苦,也不讓短暫的逆風成為壓垮駱駝的稻草,因為他要時間與用行動證明,理想與現實真的可以雙贏。

時事
7歲女童「把狼當家人」揉臉掀嘴都不怕 超狂互動全錄下
2022.06.14 17:48
韓國一名7歲女童從小就開始和狼相處,長大後的她和狼的關係有如家人,她不僅可以騎在狼的背上,甚至還可對狼做出捏臉掀嘴等舉動,但狼就靜靜的任女孩擺布,畫面看起來相當和諧。

財經理財
【糞水變綠金】豬、牛糞便能源巨擘搶著要 沼氣發電成新印鈔機
2022.03.17 05:58
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據研究顯示,畜牧業與工業排放的廢水,同時含有二氧化碳與甲烷,這2種造成溫室氣體效應的元凶。有鑑於此,去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通過一項「全球甲烷承諾」決議,宣示未來10年要減少30%的甲烷排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