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儒堂專營日文進口及翻譯書籍,要剪掉書內漫畫、日文歌詞,書店還要請專家審書,雇人塗撕。有一回,員工少畫一行,警總人員查到漏網之魚,黃成業拿黑筆一畫,「這樣總行了吧。」才保下這高價的進口書。
「政府不是笨蛋。」黃成業說,即使題材敏感,只要研究者或單位向警總申請,書店依然能「特許」進口禁書,只是書店要在扉頁蓋章,以示負責。書店在戒嚴時代好比八大行業,風險重重,黃成業回憶:「三省書店進口柴可夫斯基的傳記,就被抓去問話。」俄國文化不能入侵自由中國,但就連音樂家傳記也受牽連。
「蔣介石」條目要塗黑,因為我們的政府絕不承認「逃亡來台灣」,「蒙古人民共和國」要塗掉,因為中華民國的地圖仍是秋海棠。攝影集若是露點,當然也比照辦理,攝影同好都難以接受。黃成業說:「日語辭典若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定要塗掉。」當全世界都承認了「那個中國」,台灣卻堅守阿Q精神,塗掉就等於不存在。睜眼說瞎話,戒嚴時代的馬賽克無所不在。
解嚴30年了,有沒有職業病?黃老闆笑得燦爛,說你看這個書名有「台灣」、「現代史」、「武術」,以前全不能進。黃成業出生那年戒嚴,38歲解嚴,如今68歲的他,依然守著三度遷址的書店,他笑呵呵說,北門重見天日,他也要替剛搬家的書店招牌挪位置,讓讀者一眼就見到。
黃成業,68歲,鴻儒堂書店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