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嘉莎‧吉德拉出生在印度南部的加濟貝德鎮。從小她和家人住在市鎮的邊緣,被禁止進入寺廟,不能喝其他居民飲用的水源,甚至不能和其他印度教徒平起平坐,就因為她是印度人口中所謂的「達利特人」。翻成白話,就是「賤民」。
26歲那年,吉德拉決定離開印度,前往美國尋找新生活。然而,即使到了海外,離開家鄉上萬公里之遙,她發現過去的賤民身分依然陰魂不散,尾隨著她一起來到了新大陸。在美國的印度移民社區裡,昔日框架制約著思想和價值觀,「討厭的種姓歧視」並未因為時地的改變,而消失不見。
比其他達利特人幸運的是,吉德拉因為父母都是學校老師,得以接受高等教育,取得理工學位,並努力申請到了美國學校,出國念書,最後定居海外。原本從事銀行工作的她,2009年因為金融海嘯遭到資遣,隨後獲得紐約地鐵車廂服務員的工作機會,成為當地史上第一位印度籍的地鐵車掌。
這位53歲的地鐵女車掌,並不是什麼政治名人,也非運動明星、商場富豪,但她所寫的一本個人自傳,最近甫上市就贏得包括紐約時報等各大媒體好評。書中對於她從賤民到車掌,從印度到美國,一生中所遭遇的種種不公平對待和社會偏見,都毫不掩飾地予以真實記錄。對於印度以外國家的人來說,種性制度是一個不真實的概念,吉德拉的書讓外人得以一窺那個看似不合理,卻又有著數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制度。
和吉德拉相同出身的「賤民」,在印度共有3億人。他們被人稱作是「不能碰觸的」,意謂這種人是不乾淨的,因為他們的工作是洗廁所、打雜、粗活等所有上層階級不屑動手去做的事情。形同奴隸般的不堪待遇,直到1947年印度獨立之後,才逐漸有所改善。
1950年印度憲法正式禁止「賤民」相關的隔離和不公平待遇,印度政府也陸續推出改善教育、增加就業的輔導政策。但由於種姓制度與印度宗教、價值觀的長久結合,想要扭轉根深蒂固的社會偏見,恐怕不是短時間內就能一蹴可及的。
參考資料:BBC, S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