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預算、執行層面、特效難易度與片長等,都會反過來決定劇本要怎麼寫。」以《尋龍訣》為例,墓穴闖關的戲,原設定7關,到了視覺美術部門加入變5關,但後來只剩3關。情節不斷濃縮,以致人物的言行、動力都因此改變。
張家魯坦言,改編IP與原創相比不見得更輕鬆,因原創的空間較大。雖然改編IP時要拋開原著,但3個原則一定要注意,那就是:角色(個性特質)、角色關係與經典的場面和道具,都不能亂改造,倒是情節可自行編寫,「掌握這3點,粉絲不會和你較勁,如果任意鬆動,像把男女配改成男男配,就會挨罵、引起反彈、甚至流失基本盤。《尋龍訣》原著《鬼吹燈》有不同改編版本,有些遭到質疑,原因就在此。」
不過IP改編電影也面臨新轉變,張家魯指出,從《小時代》系列、《致青春》以來,中國電影的改編IP熱多半以網路文學為主,其中又以青春片因製作門檻低、數量也最多。以往只要把偶像明星、小鮮肉與IP等幾個元素相加,大概就可換算出票房,但這個套路卻在去年開始失靈。輕工業級別的青春片接連失利,即使片子好,票房的天花板依然有限,要突破,就必須往重工業傾斜,重視特效、場面,帶動產業升級,擴大市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