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內他提到,像是「我所認識的許多寫程式高手,每天寫程式的時間都不會太長」「並不是人多好辦事」「寫程式並不是寫的越長越好、越厲害」「程式高手原本就不多,而一直繼續在寫程式的程式高手就更是稀有了」。
他還一針見血地說「美國的軟體業有一個老笑話:如果有兩個工程師在同一個團隊,一個很會寫程式,另一個很不會寫程式,那後來升上經理的,一定是那個不會寫程式的。因為團隊需要那個會寫程式的留下來寫程式」,讓看完的網友紛紛認同表示「我已經跪下去了」「其實不只是軟體工程師,很多職業都有類似的狀況」。
當中,引起最多人討論的是第3點,林宜敬回憶起23年前,他陪著趨勢科技的創辦人張明正扶其爸爸過馬路,張明正突然跟他說:「宜敬,我實在搞不懂,在軟體這個行業,一個優秀的工程師的產出可以輕易抵得上一、二十個平庸的工程師,但是公司最多只要付他兩、三倍的薪水。那為什麼還有公司願意付錢雇用那些很平庸的工程師呢?」
他無奈表示「現在過了這麼多年,我還是不知道要如何回答那個問題。」網友看完也深表同感直呼「我也曾自認為以一擋十,但在職涯要一直保持這種能力其實很不容易,最主要的原因是老闆不會給你十倍薪資,甚至兩倍都沒有,尤其是在台灣。」
他更指出「台灣的軟體業如此,美國的軟體業也大致如此」,並舉1980年代末期世界最大的電腦公司IBM為例,當時IBM找來原本是做硬體製造的高階主管來管軟體部門,而這些高階主管便依照當初管理製造部門的經驗,以每位軟體工程師每年寫出多少行程式來計算軟體部門的效率,結果軟體工程師們都「短話長說」,寫出一堆落落長又沒有效率的軟體程式。網友留言也提出超酸見解「所以不管在哪一行,廢話訓練都是極其重要的事。」
此文也引發網友分享各行各業的經驗談,「我覺得當醫師也是,厲害的醫師用藥精簡扼要,看一眼就知道對症邏輯,搞不清楚狀況的醫師才會開出落落長的藥單」「也適用咖啡圈,大家以為磨粉放上去會拉花就是咖啡師,No…不會校正充其量就只是吧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