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戲劇目前的困境大家都心知肚明,但真的無法改變嗎?」王公誠從電視電影配樂、錄音、剪輯到導演,在影視產業近30年,見證台灣戲劇面對韓劇、大陸劇的強勢壓陣,讓他不斷自問:「面對現況該如何繼續往前走?」
王公誠發現,傳統的戲劇產製,經由繁瑣費時的企劃、拍攝、行銷宣傳等過程,一旦收視率不如預期,就等同宣告失敗,輸贏賭很大。加上近幾年OTT影音串流等平台崛起,讓他選擇朝新媒體前進,「我決定以『說故事的力量』融合『創意科技』,作為推動影視音製作的互動新形式。」
4年來,王公誠除了思考戲劇作品該如何與「互動」結合,也發現藉由「互動」模式,可讓觀眾每次看戲都有新的發現。「利用互動的概念,即使是舊戲也能不斷翻新。」為了讓外界了解什麼是「互動戲劇」,王公誠先籌資拍給大家看,推出獲文化部行動寬頻影音節目補助300萬元的實驗互動喜劇《三分熟》。
從行動裝置的App商店下載《三分熟》即可觀看,「每集3分鐘、共40集,觀眾可選擇下一集想看什麼。就像小時候玩的捲軸迷宮,走到哪裡、要選哪條岔路,劇情都會因每次的選擇而有改變。」他強調:「故事會隨著觀眾的選擇,看到不一樣的內容,這就是互動式影音作品的特別之處!」
此外,王公誠也運用了新的「可替換物件的影片播放系統」專利,尋求新的商業契機,簡單來說,就是將傳統戲劇常見的「置入性行銷」變得更靈活:在每集互動戲劇中置入4種商品,觀眾若點選其中一項商品,在電腦程式運作下,商品會持續出現在下一集的某個場景,甚至可供線上購買。王公誠解釋:「40集的戲,倘若每集置入4個不同物件,將可置入行銷160種不同的商品。」
事實上,早在做實驗性質的《三分熟》前,王公誠就抱持著「想創新,就得向舊體制挑戰」的覺悟,避免受限於傳統電視上架的談判,將互動戲劇先行在自行開發的應用程式「i・active」呈現,企圖發展出一種快速複製戲劇創作與行銷的可能性。
長時間以來,我們都在講文創,但現在的影視娛樂已是文化科技業。
「長時間以來,我們都在講文創,但現在的影視娛樂已是文化科技業。」為了確保每一部在App上的互動戲劇著作權,都能百分百掌握在自己手上,王公誠親自規劃介面設計、互動流程,只請專案工程師做程式設計(Coding)。
去年3月,總製作費達800萬元的《三分熟》在香港國際電影節公開後,「互動戲劇」的創新概念令文化部驚豔。為了證明這樣的想法並非曇花一現,王公誠立刻投入第二代互動戲劇《紡綞蟲的記憶》。
「我的影視創作就像在做研究,劇本開發就像寫論文!」《紡綞蟲的記憶》以1949年顏蒼波教授在台灣東澳發現的紡綞蟲化石,以及日本植物學家島田彌市在台灣發現的特有植物種為創作靈感,融合王公誠的田野調查,創作出結合植物學,以及台、日文化情誼的故事,獲得文化部2016年行動寬頻影音節目製作補助案戲劇類1,200萬元。
《紡綞蟲的記憶》歷經4年籌備、拍攝,王公誠找來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獲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的楊順清共同執導,邀日籍演員金子昇、柴本幸演出,獲日本熊本、札幌、北海道支援場景,光12集劇本譯成日文就經5次定稿,總製作費高達5,000萬元。去年7月劇組前往熊本縣取景,經當地政府協助借到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故居,吸引朝日新聞等日媒報導,之後也將在富士及朝日電視台播出。
《紡綞蟲的記憶》以場次、角色和場景的分類概念做互動基礎,可以像看小說一樣,選擇喜歡的章節來觀看。
王公誠強調,《紡綞蟲的記憶》是第二代互動戲劇,以場次、角色和場景的分類概念做互動基礎:「觀眾可以像看小說一樣,選擇喜歡的章節觀看,完全不影響整部戲的完整性。」更涵蓋從使用者角度出發設計,新開發的「互動影片發送系統及裝置」與「音樂銷售平台」專利。
使用者在觀看互動戲劇時,會因播放與即時互動,產生大量資訊傳輸的頻寬需求,為避免影片無法正常顯示或停滯,王公誠發明了「互動影片發送系統及裝置」解決此問題,並以「收費觀看」測試市場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是否完整建立。至於「音樂銷售平台」,則是提供另一個消費管道,讓使用者能跨平台在iTunes、KKBox、Spotify 欣賞或購買數位音樂。
此外,《紡綞蟲的記憶》未來還將運用GPS及AR概念拓展景點旅遊商機,甚至將戲劇漫畫化。「日本許多影視作品都從漫畫改編,台灣雖不擅長,但我們試著將拍出的戲劇描圖、分鏡,改成漫畫出版,產生另一個新商品。」
王公誠認為,「互動」不只適用在戲劇,也能應用在綜藝、益智、兒少、旅遊等節目,接下來將研發第三代、第四代的互動模式,並擴及電影、廣播。為讓更多人看到台灣戲劇、創造商機,他將已註冊的「i.active」互動應用程式專利,免費開放給台灣影劇同業使用至明年7月,一起將台灣戲劇推向更大的舞台,往國際市場邁進。
滑動影視商機 王公誠
1968年生,磬石數位媒體負責人,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有電子音樂專業文憑。
重要作品:
- 2011年《熟男》入圍第33屆金穗獎最佳動畫
- 2011年《跟著賴和去壯遊》入圍第47屆金鐘獎最佳音效獎
- 2013年《沒有名字的甜點店》入圍第49屆金鐘獎最佳戲劇節目、最佳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