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以《擺渡人》獲頒金馬最佳視覺效果獎的林哲民,是大腕影像執行長。他從1990年代末期進入遊戲產業,開始接觸電腦數位繪圖,再以此技術轉往廣告、動畫、電影等領域發揮。20年來,看到台灣各項產業興衰。他表示,2000年前後他在遊戲產業時,有不少韓國年輕人來台到公司實習,這批年輕人的學習意願很高,沒多久連中文都學會。曾幾何時,網路、手機遊戲興起,台灣遊戲產業卻被韓國迎頭趕上。
林哲民認為,韓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政府積極推動遊戲與娛樂影視等產業,成立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有步驟地規劃和補助產業,派專業人士去國外取經。到了大約2003年間,亞洲市場上韓片、韓劇等開始大量出現,韓國特效也在2005 年之後崛起。振興院鼓勵特效行業的人只要能從韓國以外的地方接單,政府還會補助。反觀 「台灣對市場敏銳度不足,許多人在聽台灣歌曲、看台灣綜藝節目或偶像劇時,並未意識到下一個5年、10年的變化,很容易就被超越。」
林哲民指出,「特效這行到了一定程度,技術會與年資成正比,不太可能有人在一個月學到別人5年的心血。你投入多久,花多久時間,下班時間也願意鑽研,你就絕對比別人優秀。當然也是要等你駕輕就熟之後、掌握所有技術就可自由發揮,邏輯世界沒有任何技術可以牽絆卡住你,任何創意都能表現出來。」。因此他更體認到,在台灣培育人才的重要。
在以《擺渡人》拿下金馬獎後,林哲民更希望將研發經驗傳承下去,也正計畫與大學合作成立台灣第一個視覺特效系。「得獎是大家努力的結果,過去很多前輩成功了,都不會忘記台灣,很想回饋,這是台灣很特別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