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常仰賴國內市場,而東寶等大型電影公司旗下影城,往往佔據多數的戲院通路,獨立製片很少有機會曝光。因此在日本想拍獨立製片或導演風格強烈的藝術電影,走跨國合資的方式比較容易生存。」2013年深田晃司《來自大海的男人》企劃案獲日本日活電影製片小室直子與紀嘉久認同,並入選2015年香港電影節的「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獲得鼓勵歐洲電影界參與國際合拍片的Paris Coproduction Village大獎,也在活動中遇到法國投資商。
不過,法國投資商先與深田晃司合作開拍《臨淵而慄》,該片在前年獲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評審團大獎,雙方才接著合作《來自大海的男人》。另外深田晃司也在印尼認識人脈豐富的製片Meiske Taurisia,並找到當地投資人。全片日本資金占50%,法國、印尼各約25%。
深田晃司的電影除了《莎喲娜啦》改編自舞台劇,全都是他的原創劇本,與日本電影界偏愛改編小說或漫畫原著的風氣大相逕庭。他解釋,日本拍片不像歐洲或其他國家有電影基金或政府補助,許多人為分散風險選擇改編有一定觀眾基礎的原著,但他當導演不是為了這個職業、有份工作,而是拍自己想拍的電影。
獨立製片起家、一路堅持的深田晃司透露,為保有作品主導權,他寫劇本、寫企劃案,找尋製片合作集資、甚至自己啟動集資計畫,也習慣從最初的劇本到最後的剪接都在個人電腦上完成。「最重要的是培養一群懂得欣賞並想看我作品的人,所以做企劃案時,會先想清楚要拍什麼給大家看,並在企劃案中詳細說明,因此可以養成觀眾和金主。我知道自己的定位,也會持續走這種小而美的路線。」
對於有志於拍片、想當導演的年輕人,深田晃司也建議,最重要的除了專心創作劇本,多多少少要學一些如何集資和與人溝通的技巧,才有能力拍自己想拍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