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2 07:58 臺北時間

【鏡評】西進南進 不如上進

mm-logo
時事
自行車龍頭美利達沒有捲入陸廠低價競爭的漩渦,歷經了3年的轉型,前3季每股盈餘4.07元。
自行車龍頭美利達沒有捲入陸廠低價競爭的漩渦,歷經了3年的轉型,前3季每股盈餘4.07元。
媒體熱炒台廠蘋果供應鏈「史上最大遷徙潮」的新聞,點名和碩、仁寶、緯創、台郡、欣興、美律、可成等7大指標廠要從大陸外逃,遷回台灣或者南進東南亞。台灣廠商夾在中美貿易大戰的炮火中間,川普的懲罰性關稅遠遠超出台商毛利,習近平的應戰部隊沒有台商的角色,運氣不好還像聯電派去晉華的高階主管,被美國司法部起訴求刑15年,淪為慘遭棄屍的犧牲品,台商猶如大象腳下的螻蟻,似乎只能逃跑。
用逃亡潮來描述台商的困境,畫面當然驚悚,但是,企業的活動原本就不斷在演變、持續在投資,不論製造端或是銷售客戶端,幾年就變一個樣貌是非常正常的,因此實務上並不會有那種大搬家式的遷徙,而是企業策略目標的移轉,以及未來投資的資源配置。「應變」是企業生存的首要法則,而台商正是靠著極為靈活、精準的應變能力,才創造出世界第一科技島的成就。
而且,台商的戰略轉變早已發生、有些已經接近完成了。大陸從中央到地方高舉產業轉型的大旗,勞工薪資倍增、環保規範緊縮、加上陸廠供應鏈崛起的挑戰,中低端產業如紙箱、家具、螺絲、鋼鐵等行業,不用等貿易戰開打,早已大量遷廠他就。現在的焦點在鴻海、和碩等大型電子龍頭集團,這些大廠被產業鏈、工人、政府關係綁得死死的,過去2年走不掉,未來也不可能瞬間就消失,他們最終的發展是「就地轉型」,不會在大陸消失。
台灣的自行車龍頭巨大與美利達是最好的指標,他們早在2014年就面臨徹底轉型的挑戰,16年再被共享單車狂潮襲擊,滿街都是不要錢的低價自行車,但是,巨大與美利達沒有捲入陸廠低價競爭的漩渦,反向堅持高附加價值路線,大量提升電動自行車的比重,回台灣擴增高端自行車產線,在東南亞與當地廠商結盟,遠赴波蘭、匈牙利設廠,歷經了3年的轉型,現在的巨大與美利達肌肉更堅實,依然穩坐全球龍頭寶座,巨大前3季每股盈餘5.48元,美利達也有4.07元,面對煙硝四起的貿易戰,2家公司老神在在。
現在各縣市政府都在積極爭取回流台商,從新北桃園台中台南到高雄,不分藍綠的縣市長都看到這個歷史機會,頗有20年前大陸縣長爭取台商投資的味道,對於政府來說,這也是「應變」的歷史機會,能夠發揮彈性與積極性的縣市,幾年後必然會有脫胎換骨的樣貌,值得期待。
中美大戰對台商的生死考驗,其實是轉型升級的歷史契機,不論南進、西進、回流、或是就地轉型,都考驗著企業應變的格局與能力,最終成功的,必然是積極面對外在環境挑戰,「上進」的企業。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