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回流口號喊得大聲,經濟部、科技部、國發會官員們也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搞單一窗口專屬服務,但是,官員們動作做足,卻不敢處理核心障礙。經濟部列了用地、勞動力、環保與電力等障礙,勞動部、環保署與縣市政府卻死抱各自主管的法令,堅守底線、沒有彈性。這讓人想起一支電視廣告:「腳麻是要怎麼走啦!」部會山頭林立,障礙重重,政府決策血路不通,台商回流至今仍寸步難行。
農曆年前後,兩個關於「一例一休」的新案,可以說明「腳麻是要怎麼走啦!」的政府麻痺症。
中鋼企業工會日前向勞動部諮詢委員會申請協調「訴請合意調班」,鬆綁勞基法第34條規定的「輪班勞工班次每週更換一次」、「輪班換班間距必須有11小時的休息時間」的限制。中鋼工會接獲同仁抱怨,勞基法修法後應對勞工權益更好,但原修法前可自由調班,修法後卻受到限制,引起勞工諸多反彈聲音。
無獨有偶,經濟部也向勞動部提出申請,認為「紡織業及人造纖維製造業」的製程必須配合鍋爐作業,在出現臨時接單、插單等緊急狀況時「可排除7休1」、「排除輪班人員休息不得低於11小時」的限制。勞動部召開勞動基準諮詢會審查,結果用「暫無結論」打了回票。
經濟部統計了250多家有意願回流的台商,諮詢回台投資的障礙,在勞動法規上就是兩條,第一是希望能夠比照之前台商回流優惠方案,讓外勞人數比例上限提高到40%;第二是外勞與基本工資、本勞脫鉤。不過,勞動部對經濟部態度強硬,直接拒絕。
勞動法規保障勞工權益,原本應該是好事,但是用幾百字的條文,套用在百工百業上,完全不給彈性的結果,連勞工工會都抱怨連連。政府自知法令僵化會出大事,所以去年勞動部發文,對台鐵、台電、中油等給予「排除輪班人員休息不得低於11小時」,但是同樣的彈性卻不給中鋼、紡織業,死守僵化的勞動法規,造成了龐大的民怨。
如果政府堅持現行的勞工法令,完全不給彈性,台商即使有高度回台意願,也跨不過找不到勞工的障礙。蔡總統口號淪為泡沫事小,台灣錯失歷史機運、憑白將投資機會送給東南亞競爭國家,把經濟轉型升級的機會,斷送在「腳麻政府」手中,才是對不起子孫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