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9 06:14 臺北時間

【誰的鐵人(上)】15人到場的冷賽事 40年後竟成價值數億美金運動金雞母

mm-logo
文化
瑞士選手Ryf Daniela四度蟬聯鐵人三項世錦賽女子組冠軍。(東方IC)
瑞士選手Ryf Daniela四度蟬聯鐵人三項世錦賽女子組冠軍。(東方IC)
運動風正夯,這幾年台灣各地爭相舉辦各種長跑、馬拉松運動,除了帶動流行時尚,對運動迷和體育選手來說,長跑更是一種自我實現的人生修煉。但若說42公里的嚴酷馬拉松對一般人來說已經是終極挑戰,那麼在開跑前先游泳3.9公里,再跳上腳踏車長征180公里,還能站著通過終點線的人,說他是鐵打的,應該不為過。
鐵人三項比賽,正是在這樣的概念下孕育而生。1977年,也就是40多年前,一群在夏威夷歐胡島上剛參加完一場長跑接力比賽的選手,在賽後的餐會上聊了起來。這些人中有的擅長跑步,有的是長泳好手,因此話題不久便轉到一個頗具爭議的焦點:哪一種耐力項目的好手,才是地表最強,體能最好的運動員?
當時美國《運動畫刊》雜誌正好刊出了一篇報導,聲稱比利時的知名自行車手Eddy Merckx在接受研究人員測試之後,發現他的「最大攝氧量」是人類有史以來測得最高數據,因此該篇報導做出了結論:自行車選手才是地表最強的運動員。
在場人士不乏駐紮在當地的美國陸戰隊成員,對此一說法紛紛表示無法苟同。一名海軍軍官John Collins於是跳了出來,有點異想天開地提出一個想法:與其空口無憑,在這裡爭辯誰的體力好,何不試試把所有耐力運動結合在一起,在一天內完成長跑、單車,和長泳三項賽事,用結果來證明誰才是真正「地表最強」?
一年後,也就是1978年2月18日,夏威夷威基基海灘上聚來了15名運動好手,準備實地驗證Collins提出的瘋狂挑戰。而在游完3.9公里,騎完180公里自行車,再跑完漫長的42.2公里的馬拉松賽道之後,原本的15人只剩下了12個人挺過終點線;而這些撐完全程的參賽者,每個人最後都領到了一尊Collins自己用鐵管和螺帽,親手焊接而成的小「鐵人」獎盃。
那一場環繞歐胡島的極限挑戰,正是今天人們所熟知的「鐵人三項」最初緣起與濫觴。
John Collins和他的太太Judy Collins在當年那場餐會之後,決定把想法付諸實現。「第一屆年度夏威夷鐵人三項大賽」的賽事章程不過就是3張紙,上面畫了歐胡島地圖,還有10條賽事規則。用打字機敲出來的賽事宗旨中寫著:「游2.4英哩!騎112英哩!跑26.2英哩!炫耀一輩子!」
40年後,當初的創始人和參賽者多半只剩下那尊小鐵人和美好記憶,可以用來向周遭親朋好友炫耀;但鐵人三項的創意卻從一場運動迷聚會,快速膨脹成為世界性的競技比賽,每年有68萬人參加各種會外賽,商業價值高達9億美金,完全超越了當年威基基海灘上那15個人的任何想像。
也因為如此,那15個人今天有沒有權利分得鉅額賽事收入的一杯羹,現在演變成了一個價值連城的法律問題。
資料來源:New York Times, How Stuff Works, The Hustle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