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3 08:00 臺北時間

【廖偉棠書評】浮沉間,一代人穿越煉獄顯影──《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

mm-logo
生活
【廖偉棠書評】浮沉間,一代人穿越煉獄顯影──《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
這不只是屬於尤金‧史密斯一個人的傳記,還是所有被他拍攝過、或者用錄音機紀錄過的躁動不安的靈魂的傳記。那個火熱的六七十年代,需要無數的證言見證它輝煌的受難。

廖偉棠書評〈浮沉間,一代人穿越煉獄顯影──《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全文朗讀

攝影大師尤金‧史密斯的傳記──準確說是後半生瘋狂史,作者山姆‧史蒂芬森取名為Gene Smith’s Sink,Sink指的是暗房裡沖洗照片用的水槽,又有沉淪的雙關意味,意味深長。
《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Gene Smith’s Sink) ,山姆‧史帝芬森著,吳莉君譯,原點出版
中譯也精彩,《浮與沉》,沒有暗房工作經驗的人不會懂浮與沉的關鍵。在紅光明滅之際,經過底片放大機曝光的相紙在藥水中載浮載沉,當它升起的時候在紅光映照中漸漸顯影,如果你要它加速顯影,需要用夾子把它壓沉又撈起;如是反覆多次,當目測顯影達到你的預期效果時,你得迅速把相紙夾起來、過清水、再放入定影液水槽裡……
你可以說這是人生的隱喻,尤其是尤金‧史密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的隱喻,但更準確地說,這是山姆寫作這部幾乎不可能的傳記的隱喻,他不斷從組成尤金‧史密斯那個時代的信息與情感的沼澤裡尋求後者心靈史的顯影,冒險去定影,更多的時候是要接受曝光不足或者曝光過度裡的陰翳和眩目。他在用尤金‧史密斯的水槽改裝的書桌上(沒錯,這個敬業的傳記作家把史密斯的整個暗房買下收藏了),與自己的傳主一起進入瘋狂。
一個偉大的攝影師真正懂得「影」的重要
「我看見這一代精英的頭腦被瘋狂毀壞……」美國垮掉派詩人艾倫‧金斯堡的名作《嚎叫》這個著名的開頭,在我讀完這本《浮與沉》之後,油然敲響在我腦海,這何等準確地形容了史密斯與他的「爵士閣樓」裡那些瘋狂的藝術天才們的宿命。這不只是屬於尤金‧史密斯一個人的傳記,還是所有被他拍攝過、或者用錄音機紀錄過的躁動不安的靈魂的傳記。那個火熱的六七十年代,需要無數的證言見證它輝煌的受難。
輝煌的底色,首先是陰翳。山姆率先提到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的意義,他指出尤金‧史密斯攝影中「陰影的愛撫」,他的代表作如水俣受害者智子母女入浴圖、南卡羅萊納州的助產士、西班牙村莊的紡紗婦女等,都被一圈溫柔美麗的陰影愛撫著。尤金‧史密斯似乎確證了「攝影」二字在中文裡的弔詭,我們所謂的「攝影」不過是「攝光」,一個偉大的攝影師卻真正懂得「影」的重要。
除了攝影,尤金‧史密斯的人生也充滿了這種「陰影的愛撫」,他的事業生涯充滿戲劇性的大起大落,來源自他的種種作為攝影師近乎天賜的奇遇,更來自於他的自我選擇:他對自己的作品及其呈現方式偏執狂一般的高要求、為了高強度的工作而對毒品的依賴、他的彙集癖所耗盡的金錢與精力……在世俗眼光中,這些都是命運的「陰影」,然而對於一個鬼才來說,這卻是藝術生命的必要。
紀實攝影史上真正史詩級別的巨作
在尤金‧史密斯事業巔峰時刻,他因為照片編排等細節衝突,毅然離開其他攝影師夢寐以求的《生活》雜誌攝影師的工作。其後他尋找自由接案,列給馬格南通訊社(Magnum)編輯的73項他打算去完成的攝影主題裡,第4和第6都涉及「一個獨自興建一座城堡的人」,這個人其實和尤金‧史密斯本人一樣,後者正是一個試圖在龐大的傳媒工業裡面,採用唐吉訶德式的單打獨鬥去抵抗傳媒對真相的吞噬,以求興建自己的真實世界的造夢者。
於是,就有了攝影史上人盡皆知的徹底把尤金‧史密斯推入深淵的、他的噩夢一般的「匹茲堡計畫」:僱主委約他拍攝一本紀念匹茲堡兩百週年的書籍,需要提供一百張照片,預計拍攝工作時間約三星期──然而尤金‧史密斯花了五個月時間完成第一階段拍攝,帶回來11,000張底片!不久再回去匹茲堡,又拍攝了10,000張底片!其後的後期製作和整理,足足花了三年時間。
毫無疑問,這是紀實攝影史上真正史詩級別的巨作,尤金‧史密斯不容它被任何媒體「扭曲」,他只接受他完全自主的編排方式,這導致他推辭了許多報酬優渥的雜誌刊發邀約,最後只接受了最便宜卻給予他完全自由的一本攝影雜誌的年刊。一個人的「地獄一季」(借用詩人韓波的隱喻)也往往是他創造力的極致,對於尤金‧史密斯來說,倒過來也成立。在與匹茲堡計劃搏鬥的過程中,他漸漸鞏固了下半生的藝術執著和遺世獨立的孤絕。
從辨聽錄音帶出發,像偵探一樣的寫作方式
《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作者山姆‧史蒂芬森(原點出版提供)
「狂熱、如夢一般、熱、濕、髒亂、破舊、色情、愚蠢、激動興奮、喜劇、悲劇、拿捏各種調性。」從來沒有傳記作者這樣形容自己的傳主的,我可以想像Sam寫下這些從尤金‧史密斯迷戀的《國王大道》衍生出來的修辭之際,心中那種百感交集,這似乎道出了吸引山姆或者其他圍繞尤金‧史密斯這個受難者的守護天使的秘密:尤金‧史密斯的魅力正在於這亂七八糟的自我折騰。
在山姆眼中,這樣的一個攝影師,更接近詩人,而不是尤金‧史密斯自以為的講故事者。他的影像在類似匹茲堡計劃那樣經過與傳統媒體的商業操作方式的矛盾和決裂之後,不得不走向詩。
這本傳記的後半部份,就充滿了爵士樂一般的詩意,關於尤金‧史密斯的「閣樓爵士」時代,簡直是一部眾聲喧嘩的實驗音樂劇。山姆選取了他得天獨厚的方式書寫這段謎一般的歲月,他收藏了尤金‧史密斯在其閣樓工作室裡像著魔了似的錄下來的1,740卷、時長4,500小時的錄音帶,內容包括來訪的爵士樂手的即興演奏和排練,各種藝術家的閒談,以及毫無意義的街頭噪音和滴水聲。
山姆從辨聽錄音帶出發的,像偵探一樣的寫作方式,讓我想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小說家莫迪亞諾的小說,一樣的見微知著,一樣的虛實莫辨,一樣的恍兮惚兮。
茲舉我感覺最迷人的一段,「卡羅萊納夜鷹」,從兩個年輕爵士樂手在尤金‧史密斯樓下學鳥叫開始寫來,寫到鳥鳴和爵士樂的特性,帶入尤金‧史密斯家中發生的混亂事件,接著一筆盪開去寫一個神秘的爵士樂鋼琴大師桑尼‧克拉克的短促一生──這一段的且行且變奏,太前衛文學太實驗爵士了。
日本小說家對史密斯的完美理解
接下來的書寫,攝影愛好者可能會覺得離題萬丈,大部分的篇幅給予了那些在尤金‧史密斯錄音帶裡出現過的爵士樂手,以及他們牽帶出來的其他命運多舛的「波希米亞人」。
山姆非常感性的文筆,讓人想起《然而,很美》,傑夫‧代爾的爵士音樂隨筆,同樣是關於一代煉獄中的心靈的偵查,《浮與沉》還多了很多潮浪邊緣的人物肖像,山姆稱之為「社會棄兒的花名冊」,他們因為尤金‧史密斯神奇的凝聚力而走到一起。這些人終將沉寂的生命,都有過短暫但奇妙的閃光,感謝尤金‧史密斯之餘我還感謝山姆鍥而不捨的打撈鈎沉。
隨著書寫的深入,尤金‧史密斯這條弧線所觸動的波紋越大,沒想到是在重訪日本水俣村──史密斯最為人知的人道主義照片拍攝地──山姆得到了一個日本小說家對史密斯的完美理解。曾經在史密斯的日本之行給他充當跑腿的嶋川弘,他說:「他(尤金‧史密斯)沒法調和光明與黑暗。多年來,他逐漸陷入黑暗那邊。他有一顆慷慨的靈魂,讓他成為比攝影師更偉大的人物,但他無法滋養這一面。」
這個黑暗,與前文提及《陰翳禮讚》裡安撫我們的黑暗其實同源。短促的一生裡,尤金‧史密斯竭力從銀鹽底片的輕薄透明的暗部裡保留細節,因為在一張照片裡這樣的細節最是動人。山姆則從文字,對史密斯和那一代被瘋狂折磨的靈魂的暗部做了同樣的努力。
本文作者─廖偉棠
詩人、作家、攝影家。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曾出版詩集《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春盞》、《櫻桃與金剛》等十餘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 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尋找倉央嘉措》,評論集《異托邦指南》
按讚加入《鏡文化》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貼文動態!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