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湘竹表示,自己喜歡到處跑,有時候碰到某些事,無法轉過頭去,就以拍紀錄片的方式面對它。他執導的第一部紀錄片《海有多深》以蘭嶼原住民馬目諾為主角,年少時離鄉到台灣工作的馬目諾曾因染上惡習,30多歲中風、半身不遂,回到故鄉蘭嶼後,在親友的關愛與海洋母親的懷抱中重生。 該片是湯湘竹對生命議題的探尋,在1999年獲得金穗獎最佳紀錄片,也開啟他「回家三部曲」:《海有多深》《山有多高》與《路有多長》。
《山有多高》中,湯湘竹拍攝老兵父親如何因為國共內戰來到台灣,想念湖南老家,湯湘竹也因升格當父親,對生命與鄉愁有另一層思索,該片也在2002年拿到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路有多長》則透過台東都蘭部落阿美族木雕藝術家希巨蘇飛,開始尋訪部落裡的台籍老兵,深入參加國共內戰的阿美族台籍士兵生命經歷,不只在部落,也遠赴中國大陸,以影像記錄因戰爭飄蕩、甚至犧牲的族群。
湯湘竹說,他的名字「湘」「竹」分別代表父親的故鄉湖南與他的出生地新竹。由於小時候居住的新竹尖石鄉是泰雅族的地方,他因此對原住民有一種親近的好感。他在2013年的另一部紀錄片《餘生—賽德克·巴萊》也是原住民題材,接續電影《賽德克·巴萊》之後的歷史,訪談霧社事件後的賽德克遺族,並記錄賽德克族人追尋祖靈發源地「Pusu Qhuni」的過程。
此外,湯湘竹執導的公視紀錄片《尋找蔣經國》則長達5集,內容橫跨蔣經國的一生,從蘇聯時代、贛南時期到接班擠入權力核心、成為政治強人。湯湘竹也以第二集《尋找蔣經國——有!我是蔣經國》,在2007年獲得金鐘獎最佳紀錄片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