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遠航出事,先是開記者會,宣布暫停營業,還蹦出老闆張綱維遺書,說是遭人詐騙,盼以死謝罪。次日,張綱維復活,跳出來開記者會,說是烏龍一場,已有三組投資人,將挹注十億元資金,希望民航局同意復飛。之後,交通部、台北地檢署等幾個衙門,都有行動,限制張綱維出境,調查其財務狀況,並打算扣押遠航資產,保住旗下機隊。這齣爛戲才剛開場,本週還有得鬧。
就事論事,政府衙門也算長了眼睛,之前就曾幾度對遠航唸緊箍咒。比方說,前年遠航因機隊老舊,被民航局大砍飛行時數;去年民航局更要求遠航,機齡超過26年老飛機,要全數退場。然而,3年之艾難治7年之病,遠航積弊已深,民航局那幾下子,只算是給遠航撓癢癢、抓痱子,治標不治本,病灶依舊在。
張綱維搞建築起家,善於騰挪取巧,哪兒有機會,就往哪兒鑽,拿金融業槓桿操作那一套,經營遠東航空,資金關係複雜,背景牽絲絆葛,稍微卡關折騰,就會衍生出震盪效應。回溯源頭,打從一開始,交通部就沒有嚴實把關,讓張綱維接手遠航,種下禍根。有道是「蝨多不癢,債多不愁」,遠航這一手,是吃定政府,曉得大選當頭,政府不會袖手不管,放任遠航倒閉。
要知道,航空業與計程車業、大客車業、大卡車業不同,其航運路線、運輸工具都具有寡占性質,驀然倒掉一家,影響深遠,政府不能坐視不管。這道理,與金融業類似,都倒不得,也因此,業者吃定政府。當年,台灣金融風暴不斷,起初,政府財金部門沒經驗,只能做白工,接管經營,穩住大局後,又還給業者。
後來,財金當局學乖,再有大型金融風暴,比方說,十信案、國信案,政府接管之餘,也將原有業主掃地出門,並移送法辦。待整頓完畢,業務上軌道後,由政府另行處置。這次遠航出事,政府宜比照當年處置大型金融機構的經驗,一方面,維護消費者、旅行社、遠航員工權益;二方面,徹底清查張綱維等遠航經營者,依法嚴辦,追究責任。
遠航如果還有救,由政府介入經營;如不能救,協助結束經營。無論如何處置,都要對肇禍者窮追猛打,令其付出法律代價。